初级会计450万人报名

feion1992024-07-25  0

有用,如果是从事会计行业的工作,无论是会计专业还是非会计专业,考初级会计不仅有用还很必要。现在很多证书都需要有工作年限,非专业考生考会计初级从就业方面来讲的话还是很有帮助的。

考初级的好处:

就业优势:拥有初级会计师证的考生在就业和择业上会拥有一定的优势,自从会计从业取消之后,初级会计考试近两年的报名人数分别是403.6万万和439万人报名。

预计在2020年会突破500万人。报名人数如此之多,是市场对证书认可的最好证明。在应聘时拥有初级证书和没有证书的差别很有可能是能否得到工作机会。

个人能力发展:在这样一个经济与科技都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止步不前,固步自封是极容易被淘汰的。而备考初级会计考试,不仅仅能够收获证书,还能够在此过程中提高个人能力,为日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这里说的社会认同指的是大家对于社会环境和所在群体成员的价值和意义。而自我认同则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较高层次的需求。通过取得初级会计考试证书,可以使考生在社会需求与自我需求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非会计专业考初级会计证难吗:

初级会计师考试与中级会计师考试相比虽然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对于非会计专业的考生来说,还是存在着一些难度的,因为初级会计师的知识点虽然比较基础,但是知识点比较零散,因此非会计专业考生在备考时一定要多下功夫,相信坚持到最后一定会收获满意的结果。

初级会计报名结束后,也就进入到了初级会计学习的基础阶段,首先考生们要学会合理分配备考时间,建议考生们在备考的时候制定一份科学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

其次,充分合理的利用时间,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定期总结,回顾所学。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错题及时的进行整理,考试之前可以在不断翻阅巩固提高。最后,考生还要多做一些高质量的经典习题,避免盲目的题海战术。

2022年全国初级会计报名人数375万人。1.竞争压力小竞争压力小,22年初会报名人数降低

初级会计考试报名人数越多,通过率就低。通过近期多省公布的2022年初级报名人数来看,22年初级会计报名人数有所降低,是我们突出重围的好机会!

近期,财政部公布了《关于印发〈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其中表明:“十四五”时期,具备初级会计资格的人员规模预期将增加至375万人以上。

弃考的话对考生没有任何影响,弃考后如果想继续考取初级会计职称,第二年还是可以继续报考的。缺考会浪费报名费,除此之外,对本人没有任何影响,几乎任何考试都有缺考的人。

2019年度初级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上升至439万人,一举成为报名人数最多的考试之一。报名人数巨增,弃考率同时飙升!具调查,部分考场初级会计考试弃考率高达30%~50%,创下历年缺考率新高。

除非特殊原因,是不支持弃考的,既然已经报名参加初级考试,即使没有好好复习也可以来现场体验一下,因为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考试,拼的不仅仅是智力和实力,有的时候拼的还是运气和胆气!虽然部分考生选择裸考,但每年都有裸考生通过初级,总归还是有希望。

人社部印发考试新规

此前,人社部发布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规程》的通知,2021年4月1日起施行。此次对考务工作规程的修改,是自2000年后第一次大修!初级考试更严了。

变化一:由属地化原则:明确为在工作或居住地报名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四条:报考人员原则上应在工作地或居住地报名参加考试。

变化二: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五条: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

各级人事考试机构应当通过对外服务场所、门户网站等渠道,充分告知报考人员证明事项的设定依据、证明内容、材料要求、承诺的方式、不实承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资格审核部门的核查权力等内容

报考人员在报名过程中应当准确、完整填报信息,书面(含电子文本)承诺已知晓告知事项、已符合相关报考条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以及承诺的意思表示真实等内容,不允许代为承诺。

不愿承诺或者无法承诺的报考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记录期内的失信人员,应当依有关规定和要求提供证明材料。

变化三:新增关于考试大纲相关三条规定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条:

行业部门、考试机构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组织编制考试大纲,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定后公布。考试大纲一般应在考试实施6个月前公布。

考试大纲应当明确考试目的,提出知识、能力水平要求,说明考试内容和形式。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一条:

负责命题工作的单位应当按照考试大纲要求命制试题、试卷,制定标准答案,规范征(命)题、审题、审定试卷等工作流程,建立试题试卷质量评估和审查机制,确保考试评价导向正确,保障试题试卷科学性、原创性、针对性。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二条:

参与考试大纲编写、试题试卷命制的专家,应当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在相应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一般应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变化四:考试与考后监管更严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新增:

考试期间,每个考点设1名主考,按需设若干名副主考、监考、流动监考和考务保障服务人员,电子化考试考点另设至少1名系统管理员;

考试期间,每个考场设至少2名监考人。电子化考试考场中,至少有1名监考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考试时长2小时以内的科目,考场封闭一般至考试结束,电子化考试可视情况调整至考试结束前15分钟;考试时长超过2小时的科目,考场封闭2小时;语音类、视频类考试考场封闭一般至考试结束;

保密期内的考前试卷、考后答卷交接后,应当存入专门的、全程实时监控的保密室(或指定场所),并安排至少2名人员24小时值守。监控信息保存时间不少于3个月;

答卷、考场情况记录等的保管期限自成绩公布之日起不少于6个月;涉及严重、特别严重违纪违规行为或重大异常情况的试卷、答卷、考场情况记录及其他相关考务资料的保管期限自成绩公布之日起不少于2年;

答卷、考场情况记录等按规定要求转化成电子文档的,电子文档的保存期限自成绩公布之日起不少于5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832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