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叫资产利润=收入-费用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资产和负债都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对企业自身有影响3.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某一时点)企业的资产一部分来自债权人的负债,一部分来自所有者的权益所有者权益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是股本溢价)(2)其它综合收益:企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3)留存收益:企业从实现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在企业的内部积累。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4.收入: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区别于非日常活动的利得。投资人投资,直接确定为所有者权益,不是收入。留给未来的问题: 非日常活动利得包括哪些?应该怎么记账?5.费用: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包含: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税金及附加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 利润分配,计入所有者权益减少6.利润:=( 收入-费用) +(利得-损失)利得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主要是非日常活动。同样,损失相对于费用,区别也在于非日常活动。在不考虑利得和损失的情况下,利润=收入-费用。(实现利润的过程,某一时段,动态等式)。
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原则,把一个完整的表格对折,左边为资产项目,右边划分为俩部分,负债在上,所有者权益在下,二者之和=资产总额,实现资产负债表的平衡。会计有6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会计对象主要针对企业、单位所发生的能以货币为单位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并能以价值形式进行分类、汇总和报告的经济活动。
简氏资产负债表? 就是把负责加总就可以了!会计要素就是你将来学的会计分录的那个,比如现金和银行存款等等;会计对象,你的公司需要做会计分录,报表等等,那么会计对象就是你的公司;
利得和损失在会计处理上分为两种.-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方确认的其他权益变动、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成本费用的确认等;另-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如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罚款支出、对外捐赠支出等。你可以仔细分析这段话,利得一个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另一个计入当期利润(营业外).你在从营业利润的公式看,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公允.减值.投资.所以,投资收益应该是作为一种当期损益的科目.至于,债权投资收取的利息一般是可以作为"利息收入"核算,收入分类中有让渡资产所有权利息收入.以上仅供分析,希望可以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