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企业财务负责人素质不高,对财务工作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制度不健全,单位负责人又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简单认为财务就是支付中心,不重视财务工作,长期以往,造成财务部门工作消极,员工没有上进心,会计基础工作无法规范。2、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自觉学习精神会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会计人员日常不注重学习,业务水平跟不上现代企业的需求,还有的因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不认真严格执行制度,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3、存在部分企业造假形成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一些企业为了谋取利益,蓄意做假账,有的收入不入账,有的虚列费用,人为制造假账,偷税漏税,给国家造成损失, 还有一些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企业负责人不懂财务,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这必然导致会计基础工作混乱。4、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主管部门监督作用未发挥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有些基层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也没有负起监督、检查的责任。因此,这些单位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无人问津。缺乏对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
乱账清理处理方法一、开始内部核算的整理:1、了解企业基本情况,了解账务处理流程了解公司账务处理情况2、现行账务处理存在问题的及其原因建议等(提供账面情况说明3、了解人员基本情况是否足以完成财务工作要求4、先向领导讲明实际情况请求指示(领导要求财务提出合理建议,及盘点报告说明表调整账务处理意见等提前应做好准备)5、建账,盘点,确认意见要求领导进行签字确认6、根据实际业务及工作内容要求需要设计报表格式及项目7、根据企业实际要求进行必要的财务分析二、进行调整账户金额1、从未建过账的企业只有流水账公司领导不视账务处理不规范。(完全重新建账的标准处理)2、已经建账会计专业水平有限账务处理不规范账和实际完全不相符。(原来的往来账及有参考价值的进行参考没有参考价值的直接重新建账)3、由于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完善账务处理不规范部分账和实际对应不上。(重点调整账实不符账户金额完善制度)。三、确定各个账户的金额1、库存现金:按照实地盘点如果做流水账的企业,没有正规的借货记账法,现金盘点以后还需要查看白条及其账外现金,或者通过现金暂时借入或者借出未入账的数据。(老板娘管账法)2、银行存款:这个就以银行存款截止日的余额为准,但是要确认之前有没有开过支票,或者收承兑汇票等,还没到期,或是银行已经收到贷款,企业没做账的(末达账项的存在)3、存货:清点所有存货(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备用件、包装物、总务办公用品等等)进行实际盘点数量(那它的价格又从哪里取得呢?)如果以前购进的进货价有登记或者记录,按照以前的进货价入账,如果没有,按参考市场价入账,或者由投资人商定价格。4、固定资产:需要实地盘点确认,它的入账价格就以重置成本为准,不能以它之前的购进价折旧,这里再按它的历史价入账,虚增产品的成本或者费用。5、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已企业实际拥有的入账,目前的市场价或者协商入账价值。6、应收账款:一般这些公司总是有记录的,清点送货单据是否全部入账,如果销售或者其他部门有销售往来登记,确认核对后,制成对账单,与客户对账确认,根据双方确认的金额入账。7、其他应收款:核算内部债权及一些非交易性的款项或者一些非主营业务的(押金、员工的借支单、代缴代付等》。这类债权入账,一定要查实之前的收款收据。8、累计折旧或者累计摊销按照原账面金额确定,无账面金额为零9、应付账款:一般这些公司是有记录的,可以盘点实际有多少付款没有支付,有多少采购入库单未入账,并要求供应商做一份双账单,双方确认后入账。10、其他应付款内部债务或者一些非交易性的款项或者一些非主营业务的,对方会有我方开出的收据,借款或是别人为你代付代缴的一些非交易性的款项。11、实收资本不能按注册资本的上的数字入账必须按股东当初协议好的资本数入账。
一、堵住源头,怎么乱的1.1、资产乱,在用的资产,账上没有,怎么会这样?说明企业不是公司化运营,老板把企业与股东的界限没有分清,垫资购买资产,没有通知财务,只是交给使用部门使用。这种乱,必须让那个老板所有公司资产,不管是购买还是租赁,都必须通知财务部门入账处理。否则,永远扯不清楚。1.2、资产乱,账上的资产没有了!说明资产管理漏洞,没有资产管理制度与定期盘点制度。这必须建立仓管管理制度、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保管人、使用人,以及购入、领用、维护、盘点、清理等各种规定;否则,家底子,有多大的窟窿就不知道了,也没有责任人。1.3、债权乱,发货不入账,收款不消账。说明企业在发货制度管理上、货款管理上、对账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1.4、债务乱,采购不申请、老货不验收、付款没核对,造成多付款、拖延付款等等,严重影响声誉的事情发生。1.5、资金乱,多头收款、多头付款,没有统一控制与核算;代收代付,没有及时对账。1.6、核算乱,例如税金核算,尤其是发票管理,以及附加税核算与管理,造成该计缴税的不入账、错入账、重复入账等等情况。还有工资核算不清,尤其是计件工资、绩效提成等,数据的统计、核实、发放管理等没有搞清楚,造成漏洞,如吃空饷、多提成。1.7、成本乱,或者说没有,从而造成对材料核算、人工核算、制造费用核算,没有或者确实,抑或不准确,从而造成材料浪费、积压、人工重复计算等。以上这些常见的混乱,必须按照科目按照线条,找出漏洞、超出原因,从而采取针对的措施,健全管理制度与流程,才能堵住漏洞。否则,这盘帐的混乱永远理不清楚,算不明白,管不住。
答:(1)会计记账随意性大。因为没有具体的规范与要求,有的企业甚至同一件经济业务在不同的时期甚至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致使财务核算口径不一致,导致相关财务报表信息使用人数据失真。提供错误信息。(2)原始凭证内容不完整,不合规,不合法。最常见的是发票无抬头或抬头不完整或是其它单位名称;报销固定资产与材料无入库验收单,业务招待费无领导审批、报销差旅费未标明出差事由等。 (3)会计水平差异明显,会计科目使用不符合其本义。有些企业把应列入业务招待费记入办公费,应进应付福利费的记入到劳保费用中去,不好列支的项目列进其它费用, 造成其它费用数目巨大,从而形成费用项目与实际列支内容不相符。其它费用不明。(4)经济合同管理不规范。财务部门对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与结算过程监管缺失,有很多企业财务人员被动地接受核算部门传来的结算单据,没有参于到经济合同的签订中,对实际情况不理解,造成经济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导致财务数据失真,财务核算严重滞后,没有对经济业务的控制能力,无力从财务的角度对经济业务进行控制,使出具的财务报表与真实的经济业务脱节。 (5)对于所购固定资产与材料缺乏有效的监管,管理上产生漏洞,比如购买电脑耗材、办公用品等未付购货清单也无相关入库登记,购买实物缺少签收手续,发放物品无发放明细。这不仅影响费用的可靠性、真实性,同时也是单位内部管理产生不同程度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