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直接分配

feion1992024-07-25  0

成本会计一般核算的是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未完工的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其分配的方法有7种: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是指当月发生的成本全部有完工产品负担,这种方法适合月底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2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是对各月在产品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月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少,或者虽然在产品结存数量较多,但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稳定、起伏不大的产品。采用在产品按年初数固定计算的方法,对于每年年末在产品,则需要根据实际盘存资料,采用其他方法计算在产品成本,以免在产品以固定不变的成本计价延续时间太长,使在产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而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导致企业存货资产反映失实。3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是月底在产品只计算其所耗直接材料成本,不计算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这种方法适合月底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且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产品。4约当产量比列法是将月底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照产成品应负担的比例来分配;适用于月底在产品数量较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且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产品。5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成本计算法月底在产品成本固定不变,在年底时应当根据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具体计算在产品成本,在以此计算12月份产品成本。此种方法适用于月底在产品数量较多,但各月变化不大的产品,也适合于月底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6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月底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该种产品本月全部成本减去按定额成本计算的月底在产品成本,余额作为完工产品成本;这种方法是事先经过调查研究、技术测定或按定额资料,对各个加工阶段上的在产品,直接确定一个单位定额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月底在产品数量变化不是很大的产品。7定额比列法定额比例法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中,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费用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工资和福利费、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费用,按定额工时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辅助生产车间的分配有4种:1直接分配法所谓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的一种分配方法。这种分配方法最为简便,但只宜在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不进行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2交互分配法采用交互分配法。需要进行两次分配。首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提供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采用交互分配法,由于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全部进行了交互分配,因而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但由于各种辅助生产费用都要计算两个费用分配率,进行两次分配,因而增加了核算工作量;由于交互分配的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是根据交互分配前的待分配费用计算的,所以据此计算的分配结果仍不十分精确。在各月辅助生产费用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可以用上月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作为交互分配的分配率。3代数分配法采用代数分配法,应先根据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内部和外部各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费用,分配结果最正确。但在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情况下,未知数较多,计算复杂,因而这种分配方法适宜在计算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采用4计划成本分配法采用这种分配方法,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包括受益的其他辅助生产车间、部门在内)提供的劳务,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在内)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异,可以再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各受益单位负担,但为了简化计算工作,一般全部计入管理费用。采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法,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分配一次,且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已事先确定,因而简化和加速了计算分配工作;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节约或超支数额的计算,还能反映和考核辅助生产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此外,按照计划单位成本分配,排除了辅助生产实际费用的高低对各受益单位成本费用的影响,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经济责任。但是采用这种分配方法,必须具备比较正确的计划成本资料。

(1)直接分配法:某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率=该辅助生产部门归集的费用/该辅助生产部门对外提供的劳务数量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12000/(50000-10000)=0.3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的电费=28000*0.3=8400管理部门应承担的电费=12000*0.3=3600供水车间费用分配率=1840/(8000-2000)=0.307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的水费=5000*0.31=1535管理部门应承担的水费=1000*0.307=305(约三位小数,有误差)会计分录:借: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8400 管理费用 36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2000 借: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535 管理费用 305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840 (2)交互分配法第一步:交互分配供电车间单位成本=12000/50000=0.24供水车间单位成本=1840/8000=0.23交互分配:供电车间应负担的水费=2000*0.23=460供水车间应负担的电费=10000*0.24=2400第二步:对外分配交互分配后的费用:供电车间的费用=12000+460-2400=10060供水车间的费用=1840+2400-460=3780所以,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 供电车间单位成本=10060/(50000-10000)=0.2515供水车间单位成本=3780/(8000-2000)=0.63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的电费=28000*0.2515=7042管理部门应承担的电费=12000*0.2515=3018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的水费=5000*0.63=3150管理部门应承担的水费=1000*0.63=630会计分录:借: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6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24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4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60借: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0192(合计) 管理费用 3648(合计)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006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3780(3)计划成本法辅助生产车间分配给某受益单位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单位耗用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数量×计划单位成本按计划成本计算各受益对象的费用:供电车间按计划成本应负担的水费=2000*0.5=1000供水车间按计划成本应负担的电费=10000*0.3=3000基本生产车间按计划成本应负担的电费=28000*0.3=8400基本生产车间按计划成本应负担的水费=5000*0.5=2500管理部门按计划成本应负担的电费=12000*0.3=3600管理部门按计划成本应负担的水费=1000*0.5=500按计划成本计算的电费合计=3000+8400+3600=15000按计划成本计算的水费合计=1000+2500+500=4000供电车间的成本差异=12000+1000-15000=-2000(节约差)供水车间的成本差异=1840+3000-4000=840(超支差)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30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10900(合计) 管理费用 41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5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000差异调整:供电车间:分配率=-2000/(50000-10000)=-0.05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的电费=-0.05*28000=-1400管理部门应负担的电费=-0.05*12000=-600供水车间:分配率=840/(8000-2000)=0.14 基本生产车间应负担的电费=0.14*5000=700管理部门应负担的电费=1000*0.14=140会计分录:借: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700(-1400+700) 管理费用 - 460(-600+14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84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829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