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行为动因

feion1992024-07-25  0

、外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的数学专著《数学大全》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介绍和阐述借贷复式记账法的文献,卢卡.巴其阿勒被尊称“近代会计之父”。(2)18世纪中叶起成本会计得以形成、发展,随着两权分离,英国出现第一批以查账为职业的独立会计师,并于1854年成立了第一个注册会计师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3)19世纪末20世纪初,“公认会计原则”形成(4)20世纪50年代以后,传统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以及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领域,是现代会计形成的重要标志。2、中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会计的起源:绘图记事;刻记记事;结绳记事(2)西周王朝:出现“会计”一词;产生“官厅会计”并出现“司会”(3)秦汉时期:出现了“入-出=余”的基本结算公式(4)西汉时期:出现“簿”“簿书”“计簿”(5)唐宋时期:出现“四柱结算法”是中式会计方法的精髓。旧管+新收-开除=实在,(6)明末清初:出现“龙门账”,是复式记账的起源,也标志着我国的部门会计-商业会计的产生(7)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出现“四脚账”把中式会计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三次革命:(1)西式会计的推广运用―――第一次(2)苏联会计模式的引进―――第二次(3)1992年发布两则两制――第三次1985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法治化的开端。两则两制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会计模式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与初步协调。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一)利益驱动这是会计舞弊最原始、最直接的原因,如同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为了赢利一样,企业经营者或管理者,有的为了目标责任,有的为了虚夸政绩,有的为了偷逃税款等等,便动用权力,指使会计人员按领导意图,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有的企业为了符合上市条件,不惜动用全公司的财会人员,把几年来的会计账目重新“做”一遍,并打通评估公司、审计部门等几个关口,进行所谓的“包装”,制造虚假繁荣,以套取社会资金。(二)个人素质不高在会计实务中,许多地方经常需要凭籍会计人员的经验、素质来对会计事项进行判断计量记录等处理,如对支出属性划分,递延资产的确认和摊销,收入的确认等,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往往会提供不同的会计信息,加之我国目前会计法规、制度尚不完善,约束机制乏力使得会计人员在保证会计质量方向的权数加大。另外,有些经营管理者、行政负责人为了隐藏、转移部分收入作为个人或小集体所有,或为粉饰自己本来较差的经营业绩、政绩,甚至掩盖经营管理中的严重失误或失职,通过自己的“权威”、“权力”,授意、甚至强迫会计人员或与会计人员合谋会计作假。会计人员也由于各种原因,执行领导指示,听从领导的意图,不坚持原则,主动或被动地会计造假。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其独立性可以说是影响会计舞弊的决定性因素。(三)社会监督不健全会计信息形成的过程中有约束机制两种:一种是内部监督,二是社会监督。内部监督一般指内部控制,这里主要谈外部约束机制,国际上通行的社会监督是通过处于中介地位的注册会计师队伍来完成,因此,注册会计师被称为“不拿国家工资的经济警察”,其职能能否充分发挥,能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且公允”,关键在该机制是否健全,社会赋予的权力范围是否合理,成员是否具有应有的素质等等,而这些问题在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刚起步中有待进一步解决,加大相关法规和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会计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管理学科。说其“古老”,是因为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史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文明时代之前;说其年轻”,是由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会计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日益丰富和完善,从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途。 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起源于人类的早期生产实践,伴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对生产剩余物及其后对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必须有满足其衣、食、住、行等需要的物质资料,因而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决定着其他活动,也是人类会计思想和行为产生的根本前提。人类进行生产活动,必然要关心自己的生产成果,并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产出)。基于此,人类要不断改进其生产技术并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正确认识生产过程、确定生产目标,并按预期目标控制生产过程;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同时,还需要对劳动成果和劳动耗费进行记录、计量,并将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获得反映生产过程及其结果的经济信息,据以总结过去、了解现状和安排未来。由此人类的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便应运而生。 然而,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情况下,人类的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是不可能产生的。只有当人类能够正常地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以至其生产成果大体上能够保障人类生存和正常繁衍需要甚至有了剩余产品之后,人类才会开始关心其劳动成果和劳动耗费,从而产生对其劳动成果与耗费进行计量、记录的会计行为。因而,人类的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过,人类早期的会计行为表现为对经济活动的计量与记录行为。为了计量、记录劳动成果和劳动耗费,人类学会了计数。但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只是凭借头脑来记忆生产过程中的所得与所费。随着生产活动的日益纷繁、复杂,仅靠大脑记忆已难以胜任上述需要,于是便产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生产的所得与所费的原始会计行为。据考证,这一行为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人类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会计行为,而是一种与原始文字、算术、统计以及其他学科相关的综合行为,严格意义上的会计特征,是到了奴隶社会的繁盛时期才表现出来的。 会计由简单的计数,发展而成具有完备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规范的现代会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仅关心生产本身,会计仍未占重要地位,也不可能有专职人员去从事会计工作,会计尚不能成为一种职业,只能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由生产者在生产的间歇附带地将收入与支出等事项记载下来。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了剩余产品、从而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之后,会计才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成为由专职人员从事的管理工作。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生产规模Et趋扩大、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渐趋频繁和日渐复杂,会计的地位、目标、要求、内容、程序和方法、技术手段等发生巨大变化、获得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成为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会计可以利用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进行价值核算,会计就从简单的计量与记录行为,逐渐发展成为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综合反映经济活动全过程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一)会计信息不对称

产权分离导致了管理者和股东财务目标的不一致,从而会出现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对称的状态。股东的目标是使自己的利益实现最大化,而管理者作为理性经济人是为自己的利益考虑的,管理者和股东目标的背离就导致了管理层会选择性地公布对自己有利的财务信息,这就为舞弊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动机。

(二)产权制度不明确

产权制度是经济制度的核心。有效的产权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但在现实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产权制度模糊、不清晰是普遍现象,从而导致了管理责任虚置、管理效率低下,这为会计舞弊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的外在环境。

(三)内部控制制度失效

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起到监督管理层的作用,从而减少舞弊产生的机会,增加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在很多舞弊案例中,被审计单位虽然有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都被高层管理者藐视或逾越,以致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四)对经营者缺乏有效监督

经营管理者为了隐藏、转移一部分利润,或者为了粉饰自己不好的经营业绩,甚至掩盖经营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或失职,完全可能通过自己的“权威”,强迫会计人员或与会计人员合谋,通过会计舞弊达到自己的目的。

(五)法律监管体制不健全

虽然我国很早就制定了《企业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且在实际中进行了执行,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没有起到合理有效监督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执法不依以及执法不严的现象经常出现。另外行政监督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督不到位、社会监督缺乏有效性、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也是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更多会计问题进会计网问答>>】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82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