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堂每股收益多少

feion1992024-07-25  0

是的,但是还应从资产表、现流表当中分析企业的整体能力的

其他综合收益科目下,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其他综合收益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

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根据各该项目是否能在以后会计期间重分类进损益而分为两类:

1、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主要包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等情况。

2、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新30号准则列举了按照权益法核算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等五种情况。

扩展资料:

企业在编制利润表时,应当在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下增列“每股收益”项目。

企业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除应当按照上述做法进行调整以外,还应当在“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

除利润表和合并利润表的列报需要做上述调整以外,企业还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等信息。

参考资料:

其他综合收益-百度百科

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营结果的具体表现,企业经营的好坏都会通过盈利能力表现出来。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利润分配表为基础,通过表内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一套指标体系,通常包括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利息保障倍数等,然后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不能仅从销售情况看企业盈利能力对企业销售活动的获利能力分析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重点。在企业利润的形成中,营业利润是主要的来源,而营业利润高低关键取决于产品销售的增长幅度。产品销售额的增减变化,直接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许多财务分析人员往往比较关注销售额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试图只根据销售额的增减变化情况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然而,影响企业销售利润的因素还有产品成本、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等因素,影响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因素还有对外投资情况、资金的来源构成等,所以仅从销售额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不够的,有时不能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二、要关注税收政策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税收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任务,选择确立的税收分配活动的方针和原则,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税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调节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纳税环境,能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税收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不符合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则被要求缴纳高额的税收,从而不利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因此,国家的税收政策与企业的盈利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评价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离不开对其面临的税收政策环境的评价。然而,由于税收政策属于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很多财务人员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只注重对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而容易忽视税收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1)EPS=(EBIT-I)*(1-T)/N 因为此题中求的是EBIT所以用此公式代入即可 (EBIT-I1)*(1-T)/N1=(EBIT-I2)*(1-T)/N2 其中:I1 NI表示在债务追加后的利息和股本数 I2 N2 表示用发行新股后的利息和股本数 I1=4000*10%+2000*12%=640 N1=N=240 I2=I=4000*10%=400 N2=240+80=320 代入等式:(EBIT-640)*(1-40%)/240=(EBIT-400)(1-40%)/320 EBIT=1360 EPS=EPS=(EBIT-I)*(1-T)/N=EBIT-640)*(1-40%)/240=1.8 2) 方案1的EPS=(EBIT-I1)*(1-T)/N1=(2000-640)*(1-40%)/240=3.4 方案2的EPS==(EBIT-I2)*(1-T)/N2=(2000-400)(1-40%)/320=3 所以选择方案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827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