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经济法关系客体

feion1992024-07-25  2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相互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一般而言,经济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经济行为和非物质财富三种基本形式。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即具有通常意义上的法律关系的客体的一般特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具体体现在:

1.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是经济法主体能够控制、支配的事物。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是不同的。

2.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是国家经济法律允许进入到经济法律关系成为其客体的物或行为。

3.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应当是能够直接体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或是可以借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的物或行为。

扩展资料: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特征:

一般而言,经济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三种基本形式。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即具有通常意义上的法律关系的客体的一般特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具体体现在

1.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是经济法主体能够控制、支配的事物。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是不同的。

2.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是国家经济法律允许进入到经济法律关系成为其客体的物或行为。

3.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应当是能够直接体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或是可以借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的物或行为。

参考资料: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百度百科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没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活动就失去了意义,权利义务也就失去了目标。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有:有体物、经济行为、智力成果、权利。

经济法律关系作为许多法律关系的一种,除具有法律关系的一般特点之外,还有其本身的特征。

1.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协作关系相统一的法律关系。经济法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协作关系之间尽管有差别,但它们又是有机联系,相互统一的,是统一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2.经济法律关系是以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为内容的。任何法律关系都是以当事人之间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内容。在经济法律关系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则是以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为内容,否则不是经济法律关系。这种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直接反映当事人之间的经济利益,体现了经济性。

3.经济法律关系除法律规定允许采用口头形式外,均应采用书面形式。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一般采用法定的书面形式来表示,以体现经济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和严肃性,并作为将来可能发生争议的处理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法律关系

答:一、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二、能够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物(有形财产),智力成果(无形财产)和行为。 三、物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物,是指能够为人所控制,具有经济价值,以实物形态存在的物质资料。 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物进行分类: (1)动产和不动产。 (2)特定物和种类物。 (3)可分物和不可分物。 (4)主物和从物。 (5)流通物和限制流通物。 智力成果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智力成果,是指人们的创造性脑力劳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一种无形财产。 行为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是指主体为了达到一定具有法律意义的目的所行使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宏观管理行为和市场经营行为等。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1.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是经济法主体能够控制、支配的事物。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是不同的。2.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必须是国家经济法律允许进入到经济法律关系成为其客体的物或行为。3.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应当是能够直接体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或是可以借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的物或行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82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