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注会初级会计

feion1992024-07-25  1

一、注会考试可以和初级会计师同时备考。1、时间上不冲突。初级考试在5月12-20日,注会专业阶段考试在10月13-14日,初级考完后有5个月时间备考注会。2、报名条件允许。初级和注会都不要求持有会计从业资格,没有会计从业年限的限制,只要满足大专毕业以上学历即可报考。3、初级会计考试的复习可以作为学习注会的入门,打下基础。如初级会计实务可为注会的《会计》作准备,经济法基础与注会的《经济法》、《税法》有联系。二、但初级会计和注会毕竟是两个不同档次的考试,注会比初级难度大多了,且考试内容侧重点不同。建议在全力备考初级的前提下(保证一次通过取得证书),注会作为试水,选报1-2个科目。

注册会计师是执业资格类证书,初级会计师是职称类的证书,职称和资格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只能做账,而不能进行审计;后者既能做账又能审计。注册会计师和初级会计师属于两个不同的行业,初级会计师从事的是会计行业,注册会计师从事的是审计行业。会考试有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实行的是“6+1”模式,是指专业阶段考试6门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和综合阶段1门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试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要求考生一次通过考试。证书性质不同:在财会领域,主要包括两类证书,一是职称类证书,二是资格类证书。像初级会计师就属于职称类证书,而注册会计师就属于资格类证书。职称和资格的区别主要是在于,前者只能做账,而不能进行审计;后者既能做账又能审计。

初级会计师是职称,注册会计师是执业资格。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涉及两门考试,分为《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 注册会计师考试涉及答六门考试,分为《税法》、专《财务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公司战略与风属险管理》、《经济法》。两者的区别还分为:1、 会计要先取得从业资格即会计证,然后是初级职称度,中级职称,高级职称。而注册会计师是不需要从业资格,也就是不需要会计证,只要有大专学历就能报,且不限专业。2、职称会计师只能在企业任职,只能做帐。注册会计师可以在会计师事务知所任职,可以审帐,也可以在企业任职,属于金领职业。会计师容易考,只要年头道熬到了,基本上学习的付出和收获成正比。3、 会计师是中级职称,有会计证5年和大专学历就能考,共三科:中级会计实务,经济内法,财务管理,出题在教材范围内,且一般不会太偏。注册会计师考试共5科: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其中财务成本管理是容由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合成。 更多关于初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恒企教育。恒企教育涵盖会计职称与资格认证、会计实操上岗、会计实操晋升、会计能力认证等系列产品课程,截止至2020年年底,恒企会计的终端校区已遍布全国26个省、150座城市、近400家校区。其中会计能力认证系列课程,用O20个性化教育模式,科学的课程设计,助力备考学生享受高质量教学服务,随时随无忧上课,培养学员获得国家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认可的财经领域技能认定。【点击了解会计报考相关条件】

通过对比初级和注会的报名相关信息,发现两者时间方面距离很远,互相之间造成影响比较小,对于基础不好或是零基础的考生来说若是同时备考也是完全可以的。甚至可以通过先考初级来入门会计,之后学习注会的时候会容易一些,不会那么吃力了。初级考试相对来说很简单,,完全没有必要用很长时间备考,拿小编本人来说,也就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备考,初级就过了。预习阶段最好可以预习注会的内容。另外再叮嘱各位几句,报考初级的在选择注会报考科目上,优先选择会计和经济法,因为这几科相似度比较大,可以提高备考效率。现在开始一直到3月,一个多月时间,最好可以将注会一科预习完,预习完毕之后再学习初级的内容。3月到5月,两个月时间是足够将初级内容学习的很充分的,预习过注会的你会发现,其实初级考试并不难,和注会相比真的十分简单。注会教材是4月下发,5月初考完初级之后再投身注会,时间上也是来得及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82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