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考会浪费报名费,除此之外,对您本人没有任何影响,几乎任何考试都有缺考的人。初级会计考试五月份才会考试,从现在学习的话时间上也还来得及。初级的考试难度并不大,教材即考试范围也不是很多。
会计初级职称难度相对不大,考试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都是会计的基础知识,合格标准是60分。但是,不能因为难度不大,就懈怠自己,还是要好好看书好好学的,希望题主谨记于心!以下是初级会计职称各科目的一些学习备考建议,小小心意,不吝赐教,望题主周知。
初级会计考试通过率暂时无太多具体数据,但是根据相关数据分析可知,是比较低的。根据全国资格评价网之前的数据来看,参加初级会计考试的考生在逐年的增加,更说明了这个证书是不错的,是被看好的。
初级会计通过率不高的原因
1、一年过两科。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成绩管理规定了考生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通过全部考试科目(即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即使单科成绩合格,也不会予以保留,第二年需要重新报考所有科目。
2、弃考人数多。考试通过率=合格人数/考试人数*100%,一般情况下,缺考人数是不算在内的,所以考试人数与出考人数是不一样的。每年初级会计考试都有缺考的考生,大家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不考了,导致初级会计每场考试都有空位。
3、对考试轻视。很多考生觉得初级会计考试很简单,考前冲刺背一背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初级会计考试实施多批次、随机抽题的形式,考试范围较广,知识点考察形式多样。加上之前因为疫情初级会计考试延期举行,很多考生都是一拖再拖,不能提早进入学习状态,备考时间不够自然通过率不高。
初级会计证书的用途
1、积累知识与经验。初级会计考试可以让你对会计知识掌握的更加全面,对会计行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积累更多的知识与经验。
2、增加就业的竞争优势。很多招聘单位在招聘条件上明确指出,拥有初级会计证者优先考虑,《会计法》修订发布后会计从业正式取消,初级会计证的含金量将会大大提高,含金量的提高,在以后的找工作中势必会增加就业机会。
3、为其他更高级的考试打基础。初级会计考试考察的内容是最基础的,像中级注会这样更高级的证书,难度是逐层递增的,而我们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直接报考中级注会,可能会因为基础不牢固而吃不消,学习效果不好,所以,大家就可以选择报考初级会计考试,初级考试难度并不大,考试通过后,不仅会为备考其他会计类考试打下良好基础,也会对日后挑战高难度会计考试更有信心。
弃考的话对考生没有任何影响,弃考后如果想继续考取初级会计职称,第二年还是可以继续报考的。缺考会浪费报名费,除此之外,对本人没有任何影响,几乎任何考试都有缺考的人。
2019年度初级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上升至439万人,一举成为报名人数最多的考试之一。报名人数巨增,弃考率同时飙升!具调查,部分考场初级会计考试弃考率高达30%~50%,创下历年缺考率新高。
除非特殊原因,是不支持弃考的,既然已经报名参加初级考试,即使没有好好复习也可以来现场体验一下,因为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考试,拼的不仅仅是智力和实力,有的时候拼的还是运气和胆气!虽然部分考生选择裸考,但每年都有裸考生通过初级,总归还是有希望。
人社部印发考试新规
此前,人社部发布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规程》的通知,2021年4月1日起施行。此次对考务工作规程的修改,是自2000年后第一次大修!初级考试更严了。
变化一:由属地化原则:明确为在工作或居住地报名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四条:报考人员原则上应在工作地或居住地报名参加考试。
变化二: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五条: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
各级人事考试机构应当通过对外服务场所、门户网站等渠道,充分告知报考人员证明事项的设定依据、证明内容、材料要求、承诺的方式、不实承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资格审核部门的核查权力等内容
报考人员在报名过程中应当准确、完整填报信息,书面(含电子文本)承诺已知晓告知事项、已符合相关报考条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以及承诺的意思表示真实等内容,不允许代为承诺。
不愿承诺或者无法承诺的报考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记录期内的失信人员,应当依有关规定和要求提供证明材料。
变化三:新增关于考试大纲相关三条规定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条:
行业部门、考试机构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组织编制考试大纲,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定后公布。考试大纲一般应在考试实施6个月前公布。
考试大纲应当明确考试目的,提出知识、能力水平要求,说明考试内容和形式。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一条:
负责命题工作的单位应当按照考试大纲要求命制试题、试卷,制定标准答案,规范征(命)题、审题、审定试卷等工作流程,建立试题试卷质量评估和审查机制,确保考试评价导向正确,保障试题试卷科学性、原创性、针对性。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二条:
参与考试大纲编写、试题试卷命制的专家,应当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在相应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一般应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变化四:考试与考后监管更严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新增:
考试期间,每个考点设1名主考,按需设若干名副主考、监考、流动监考和考务保障服务人员,电子化考试考点另设至少1名系统管理员;
考试期间,每个考场设至少2名监考人。电子化考试考场中,至少有1名监考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考试时长2小时以内的科目,考场封闭一般至考试结束,电子化考试可视情况调整至考试结束前15分钟;考试时长超过2小时的科目,考场封闭2小时;语音类、视频类考试考场封闭一般至考试结束;
保密期内的考前试卷、考后答卷交接后,应当存入专门的、全程实时监控的保密室(或指定场所),并安排至少2名人员24小时值守。监控信息保存时间不少于3个月;
答卷、考场情况记录等的保管期限自成绩公布之日起不少于6个月;涉及严重、特别严重违纪违规行为或重大异常情况的试卷、答卷、考场情况记录及其他相关考务资料的保管期限自成绩公布之日起不少于2年;
答卷、考场情况记录等按规定要求转化成电子文档的,电子文档的保存期限自成绩公布之日起不少于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