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要素必须具备的要素

feion1992024-07-25  0

会计要素是什么?有哪些?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既能展现财务状况,又能反映经营成果。

1、资产

资产随处可见,比如房屋、机器设备、运输工具、仓库里的货物等。资产的概念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但是在财务会计中对资产的定义与日常用语却存在很大的不同。

作为一项会计要素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负债

总结起来,负债确认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3、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构成了企业资本的来源。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就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因此,收入是会计活动带来的结果。

5、费用

会计上,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作为一项会计要素的费用可以看做收入的减项,也可以说费用是消耗掉或者转移出去的资产,它具备3个特征: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的减少;

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种收获。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将减少,业绩下滑了。

从数值上看,利润就是收入(包括利得)减去费用(包括损失)之后的净额。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会计六大要素

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件产生,并期望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负债:指企业在过去的业务交易或事件中所承担的、期望从企业中流出经济利益的现时义务。

3、所有者权益: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也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求权。

4、收入: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总量,它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无关。因此,收入是会计活动的结果。

5、费用: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总额。费用作为一种会计要素,可以看作是收入的抵扣,也可以说是被消耗或转移出资产。

6、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种收获。如果企业实现了盈利,则意味着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绩效将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出现亏损(即负利润),所有者的权益就会减少。

扩展资料:

会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三个等式来表示: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六大要素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要素可以分为6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其中:前3项要素,与资产负债表中财务状况的确认直接联系。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后3项要素,与利润表中的经营业绩的确认计量联系,是从动态角度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会计要素是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单位,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81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