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变化的,主要是核算方法不同了。以前有两种方法,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或债务法),但现在只有一种,即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可以参考以下几篇文章:新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当然新所得税法2008年开始实行,也是有很多变化的。建议将新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也下载下来看看。新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应纳税额不是直接用利润总额*33%或25%,而是根据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由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与利润总额不一定相同。
1、金融学是跟数字有关,会计学也是跟数字有关,两者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2、一起修的话,方便记忆和熟悉只是,有些可以反复巩固,也便于理解
准则没变化,而是新所得税法有变化2007年是,2008年开始25%
按你的问题看来,你的MAJOR是会计了其实两个学科的联系挺大的,因为你学会计以后出来除了进事务所之外也很有可以去公司,况且要进入比较高一点的管理层,金融的知识就对你挺有帮助了,当然,也建议你修课之前可以先查一下你们学校金融开那些课程,再判断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