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预算分析

feion1992024-07-25  1

预算分析是指在预算正式确定、下达之前进行的对预算指标的分析调整工作,也就是在预算执行前所进行的预算分析工作,这一环节有别于预算差异分析。预算考核是指企业对各级预算责任单位或责任中心执行结果进行的考核和评价,是通过预算管理体系对执行者实行的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形式。预算考核具有两个层面上的含义,一个是对整个预算管理体系的考评,即对企业经营业绩的考评,对各种指标的考评,包括生产能力指标、销售能力指标、市场开拓能力指标、资金运作能力指标等各种需求指标的考评;另一个层面是对预算执行者的考核,即对人的考核,它的意义在于对预算进行较好约束、对业绩完成较好者给予激励,对业绩完成不理想者进行惩罚的一种员工激励制度。由于预算考核贯穿在整个预算执行过程中和预算执行完成后,所以预算考核是一种动态考核,更是一种综合考核。扩展阅读: 企业应当建立预算分析制度,由预算委员会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全面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纠正预算的执行偏差。开展预算执行分析,企业管理部门及各预算执行单位应当充分收集有关财务、业务、市场、技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资料,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平衡分析等方法,从定量与定性两个层面充分反映预算执行单位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潜力。针对预算的执行偏差,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及各预算执行单位应当充分、客观地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或建议,提交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企业预算委员会应当定期组织预算审计,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维护预算管理的严肃性。预算审计可以采用全面审计或者抽样审计。东奥小编“娜写年华”发布。在特殊情况下,企业也可组织不定期的专项审计。审计工作结束后,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形成审计报告,直接提交预算委员会以至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作为预算调整、改进内部经营管理和财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参考。预算年度终了,预算委员会应当向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并依据预算完成情况和预算审计情况对预算执行单位进行考核。企业内部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的预算执行报告,应经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按照内部议事规范审议通过,作为企业进行财务考核的基本依据。企业预算按调整后的预算执行,预算完成情况以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为准。企业预算执行考核是企业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当结合年度内部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与预算执行单位负责人的奖惩挂钩,并作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参考。

财务预算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财务预算实际上就是对企业整体的预算,即总预算,各种业务预算和专业预算就称为分预算。财务预算主要包括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三种。财务预算是反映某一方面财务活动的预算,如反映现金收支活动的现金预算;反映销售收入的销售预算;反映成本、费用支出的生产费用预算(又包括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期间费用预算;反映资本支出活动的资本预算等。综合预算是反映财务活动总体情况的预算,如反映财务状况的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财务成果的预计损益表。上述各种预算间存在下列关系:销售预算是各种预算的编制起点,它构成生产费用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现金预算和资本预算的编制基础;现金预算是销售预算、生产费用预算、期间费用预算和资本预算中有关现金收支的汇总;预算损益表要根据销售预算、生产费用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现金预算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要根据期初资产负债表和销售、生产费用、资本等预算编制,预计财务状况表则主要根据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编制。

财务预算分析是指在预算正式确定、下达之前进行的对预算指标的分析调整工作,也就是在预算执行前所进行的预算分析工作,这一环节有别于预算差异分析。

首先确定预算管理的预算目标后,一方面建立在对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外部价值链分析上,另一方面借助于对企业的历史数据的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深层次挖掘和分析,找到真正有助于企业价值创造的活动、作业或项目,使得依据预算分析结果所确定的预算目标能更加有效地支撑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的实现。其次辅助预算的编制,预算分析可以判断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所做的相关决策是否合理,进而影响下一次的预算编制,从而使下一次的预算编制基础更为合理。最后是保障预算的实时控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算功能与预算功能的相互协调,从而实现自动获取实际发生数,并实现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包括预算与实际对比分析、近几年实际数的趋势分析、实际业务数据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等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809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