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算和会计核算

feion1992024-07-25  0

1、适用阶段不一样

概算是编制预算以前,通过概略统计得出的不精确的数据,预算适用招投标阶段和施工过程中,结算是竣工验收以后,决算用于核算本企业盈亏的一种文件。

2、编制人不一样

概算由设计单位或咨询单位编制,预算由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施工图编制,结算由施工单位编制交由建设单位或建设单位委托的审计部门审核,决算是建设单位编制的。

3、精确度不一样

概算通过概略统计得出的不精确的数据,误差较大,预算较准确,结算和决算都是准确数字。

4、用处不一样

概算适用于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预算用于指导施工和批复工程款用,结算确定一个甲乙双方都认可的工程造价,决算用于核算本企业盈亏的一种文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概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结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决算

预算,就是对本期单位的各项收支做出预测,比如预计本单位本年某项收入能达到多少万元,某项支出能达到多少万元。一般预算越详细越好,并且在编制预算时要注明依据,凭什么你要列这么多的预算。另外,会计中期要随时跟踪、分析预算的执行情况决算,就是对本期单位的各项收支做出清结,比如本单位本年某项收入实际达到了多少万元,某项支出实际达到了多少万元。一般根据预算编制决算,如果决算和预算相比超支或结余了,要列明原因。

拓展资料:

财政预算和财政决算的定义

1、根据年度预算的最终执行结果编制的.决算同预算相适应,有国家决算、单位决算,通过决算可以检查和总结预算执行情况.国家决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包括报表和文字说明两部分。

2、财政预算也称为公共财政预算,是指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收支分类表格之中,以清楚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透过公共财政预算,可以使人们了解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也可以体现政府政策意图和目标。

3、财政预算由一般财政收入和财政预算支出组成.财政预算收入主要是指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取得的财政拨款、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财政预算支出是指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的行政经费、各项事业经费、社会保障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挖潜改造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及其他支出.而基金预算收入是指部门按照政策规定取得的基金收入.基金预算支出是指部门按照政策规定从基金中开支的各项支出。

结算和决算的区别1、二者包含的范围不同,工程竣工结算是指按工程进度、施工合同、施工监理情况办理的工程价款结算,以及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超出施工合同范围的工程变更情况,调整施工图预算价格,确定工程项目最终结算价格。它分为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单项工程竣工结算和建设项目竣工总结算。竣工结算工程价款等于合同价款加上施工过程中合同价 款调整数额减去预付及已结算的工程价款再减去保修金。竣工决算包括从筹集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全部实际费用,即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及预备费和投资方向调解税等费用。按照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的有关文件规定,竣工决算是由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工程竣工图和工程竣工造价对比分析四部分组成。前两部分又称建设 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竣工决算的核心内容。2、编制人和审查人不同:单位工程竣工结算由承包人编制,发包人审查;实行总承包的工程,由具体承包人编制,在总承包人审查的基础上,发包人审查。单项工程竣工结算或建设项目竣工总结算由总(承)包人编制,发包人可直接审查,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进行审查。建设工程竣工决算的文件,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人员编写,上报主管部门审查,同时抄送有关设计单位。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还应抄送财政部、建设银行总行和省、市、自治区的财政局和建设银行分行各一份。3、二者的目标不同结算是在施工完成已经竣工后编制的,反映的是基本建设工程的实际造价。决算是竣工验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核算新增固定资产价值,考核分析投资效果,建立健全经济责任的依据,是反应建设项目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的文件。竣工决算要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考核投资效果。会计核算的作用:一、可以使会计数据的处理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确保会计记录正确、完整,会计信息相关、可靠;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会计核算环节和手续,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三、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分工协作、责任划分,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也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常采用的会计核算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和多栏式日记账核算程序等四种;此外还有日记总账核算程序和分录日记账核算程序等。

一、按照国家财务制度的规定,认真编制并严格执行财务计划、预算,遵守各项收入制度,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分清资金渠道,合理使用资金,保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 二、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账、算帐、报帐,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按期报帐。 三、按照银行制度的规定,合理使用贷款,加强现金管理,做好结算工作。 四、按照经济核算原则,定期检查,分析财务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考核资金使用效果,揭露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 五、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妥善保管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档案资料。 六、遵守宣传、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政纪律,向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会计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本质是一个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这种观点认为,会计目标是提供经济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会计职能是反映(包括分析、预测)和控制(包括计划、监督、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的处理对象是关于价值运动的信息。即认为会计(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是采用一系列程序和方法,处理和控制价值运动信息的完整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论”承认会计的社会性和技术性,但更强调技术性,认为会计在企、出经营管理中只处于参谋或顾问的地位,并不直接履行管理职能。我国“会计信息系统论”的代表人是葛家澍、余绪缨教授等。其主要观点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会计本质的认识较为一致。希望采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796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