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拓展城市空间、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是,房地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急需加强宏观调控和规范管理,其中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是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从会计基本概念的界定到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具体方法较原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均有较大的变化,对我国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适应新情况,宣传新准则,满足房地产从业人员学习、培训和高等院校的教学需要,我们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依据,并在合理吸收、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着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原则,紧密结合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经营活动的特点,精心编写了本书。
会计继续教育前言:会计从业人员接受在岗继续教育既是强制要求,又是自身提高的根本,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十分必要,为搞好继续教育,政府主管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并选择教材,推荐师资,为保证培训效果也要开展监督检查。
继续教育全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对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在职人员进行知识增新、补充、更新、拓宽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指国家为提高会计从业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而对会计人员进行的综合素质教育。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会计法规的强制要求为加强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推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提高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2013年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规定。
重新修订了2006年下发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这让会计从业人员进一步认识到继续教育的必要性,更加明确和祥尽的了解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法规规定,从而使每名会计从业人员都应自觉自愿的接受培训和学习。
(二)更新知识结构的要求熟练掌握业务知识是搞好会计工作的基础,而业务精熟是良好知识层次的展现。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社会高速发展,环境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而知识老化急速加快。会计人员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更新的观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本书主要根据我国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结合我国会计改革和国际惯例及有关成本管理制度的要求,并吸收我国会计工作和会计教学的实践经验以及同类教材的优点编写而成。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力图体现如下特色:第一,内容通俗易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二,克服国内成本会计教材“就成本论成本”的局限,强调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融合,侧重于成本信息在企业经营控制与管理决策中的运用。第三,反映成本会计工作规律,具有相对稳定性。第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第五,传统与现代的继承与发展。本书既阐述成本会计的传统主题,又追踪成本会计的现代主题,体现了成本会计学科“对内深化,对外扩展”的发展趋势。此外,本书围绕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了大量例题,在每章内容之后配有复习思考题,并在《成本会计》最后附有配套的练习题,使教材内容通俗易懂,便于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便于学习者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与其他各种同类教材相比,本教材突出了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适应职业岗位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加强对受教育者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本书内容丰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选择某些章节组织教学。本书由刘冬梅任主编,毛晓军、王永刚等任副主编。各部分内容执笔人如下:项目一由张丙豪撰写;项目二和项目三由毛晓军撰写;项目四和项目五由刘冬梅撰写;项目六和项目七由王永刚撰写;项目八由王东玲撰写;龙玉国、赵红英、唐梦、雷平、黄秀霞、符艳、江建敏、曾坚生参与了组稿;全书由刘冬梅负责组稿和总纂。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会计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在职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及自学参考书。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