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硕英语考试时间

feion1992024-07-25  0

MPACC笔试考试是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一月份全国管理类联考。(现在都已经提前到了12月份)(1)考试时间: 每年的8、9月份会公布考试时间,近几年的考试时间都是12月份月底。(2)考试地点:你报考的学校会告诉你考试地点。(3)考试内容:全国管理类联考(统一的MBA/MPA/MPACC/MEM等):科目:上午考综合能力(含数学、逻辑、写作,满分200分)下午考英语(满分100分);,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满分为300分.1.综合能力:总分2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非常紧张.试卷由数学、逻辑和写作构成,其中数学占75分,逻辑占60分,写作占65分。⑴数学为25题单项选择题。数学分条件充分性判断和问题求解两大部分,其中问题求解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条件充分性判断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数学对大家的解题技巧和速度要求比较高.⑵逻辑为30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⑶写作要求写两篇文章,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求600字,30分; 论说文要求700字,35分,语文写作合计65分。2.英语二题型分布为:难度是在英语四、六级之间。(1)综合填空(完型填空)20道,每题0.5分,共10分;(2)阅读理解5篇文章,25题, 每题2分共50分;(3)英语翻译:英语翻译成中文15分。(4)英文写作两篇:大作文和小作文(大作文15分+小作文10)总共25分。

MPACC考试科目:英语(满分100分);综合能力(含数学、逻辑、写作,满分200分),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 满分为300分.综合能力:总分2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非常紧张.试卷由数学、逻辑和写作构成,(数学占75分,逻辑占60分,写作占65分) (1)数学为25题单项选择题。数学分条件充分性判断和问题求解两大部分,其中问题求解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条件充分性判断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数学对大家的解题技巧和速度要求比较高.(2)逻辑为30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3)写作要求写两篇文章,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求600字,30分; 论说文要求700字,35分,语文写作合计65分,形式从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中选一种。英语二:题型分布为:难度介于四、六级之间,要求掌握大纲词汇5500个单词。(1)综合填空(完型填空)20道,每题0.5分,共10分;(2)阅读理解5篇文章,25题, 每题2分共50分;(3)翻译一题:英语翻译成中文,15分;(4)英语写作2题:小作文10分+大作文15分,合计25分。多数学员是上午的综合能力考试时间不够一般而言,根据自己的做题顺序和习惯来分配时间数学部分一般需要控制在50-70分钟内做完逻辑部分一般需要控制在50-60分钟内做完写作部分一般需要控制在50-60分钟内做完如果那一部分超过了60分钟,就需要在另一部分加快速度,务必是三部分加一起总用时魏2小时50分钟左右,预留点时间填涂答题卡。

MPAcc(会计专硕)初试考试科目包括管理类综合能力和外国语两科。外国语可选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其它语种(由招生单位设置自命题科目),具体考哪科以招生单位发布的为准。以下是具体题型及分值(以管理类综合能力和英语二为例):一、管理类综合能力1. 数学基础75 分,包含以下两种题型:①问题求解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②条件充分性判断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2. 逻辑推理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3. 写作2 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 30 分,论说文 35 分,共 65 分。二、英语二1.英语知识运用(完型填空)20道,每题0.5分,共10分。2.阅读理解5篇文章,25题, 每题2分共50分。3.翻译1题:英语翻译成中文,15分。4.英语写作2题:小作文10分+大作文15分,共计25分

会计专硕初试考试时间为1天,考试科目两门,满分300分:

1.英语二 100分。

2.管理学联考综合能力 200分。其中数学基础(只考察初等数学,无高等数学) 75分;逻辑推理 60分;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

会计专硕报考条件具体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78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