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英语的几个账项调整

feion1992024-07-25  0

期末账项调整是为了合理地反映相互连接的各会计期间应得的收入和应负担的费用,使各期的收入和费用能在相关的基础上进行配比,从而比较正确地确定出各期的盈亏。

期末帐项调整类型:

1、属于本期收入,尚未收到款项的账项调整;

2、属于本期费用,尚未支付款项的账项调整;

3、本期已收款,而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本期收入款项的账项调整;

4、本期已付款,而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本期费用的账项调整;

5、属于本期支出,尚未支付税金的账项调整。

扩展资料:

账项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分期计算损益,即正确地划分相邻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使应属报告期的收入和成本费用相配比,以便正确地结算各期的损益和考核各会计期间的财务成果。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是会计核算的两个前提条件(会计假设)。基于这两个前提条件,会计核算要求遵循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基础。

即将某一会计期间的成本费用与其有关的收入相互配合比较,以正确计算该期的损益。

但在日常账簿中,本期实际收到的收入或付出的费用,有些作为本期收入费用入账,有些则因未确定所属期未能入账,而有些本期虽未实际收到的收入或付出的费用,其归属期应属本期,也尚未入账。

这就需要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将应属本期的收入,费用调整入账,才能正确确认本期的收入、费用,使之做出有益配合比较,从而正确地确定本期的损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期末账项调整

账项调整是要把那些影响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在会计期末进行调整,就是期末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地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为正确计算并结转本期经营成果提供有用的资料。期末账页调整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4种类型:1、本期已实现但尚未收到款项的收入;2、本期已发生但尚未支付款项的费用;3、已经收款但不属于本期或部分属于本期的收入;4、已经付款但不属于本期或部分属于本期的费用。应答时间:2021-01-0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因为按照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要求,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凡是本会计期间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应该负但得费用都要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本期收入和本期应该负担的费用,即使相关款项已经收付,也不能计入本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因此,每个会计期末都要对已经入账和没有入账的相关收入、费用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正确计算本期损益。账项调整的内容有五种类型:应计收入的调整;预收收入的调整;应计费用的调整;预付费用的调整;其它账项的调整。知识拓展: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原则,是指以应收应付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而不问货币资金是否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就是说,一切要素的时间确认,特别是收入和费用的时间确认,均以权利已经形成或义务(责任)已经发生为标准。权责发生制是我国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一、属于本期收入,尚未收到款项的账项调整企业在本期已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商品或劳务,或财产物资使用权,应获得属于本期的收入,但由于尚未完成结算过程,或延期付款等原因,致使本期的收入尚未收到,期末时将尚未收到的款项调整入账。二、属于本期费用,尚未支付款项的账项调整企业在本期已耗用,或本期已受益的支出,应归属本期的发生的费用。由于这些费用尚未支付,故在日常的账簿记录中尚未登记入账。期末应将那些属于本期费用,而尚未支付的费用调整入账。三、本期已收款,而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本期收入款项的账项调整本期已收款入账,因尚未向付款单位提供商品或劳务,或财产物资使用权,不属于本期收入的预收款项,是一种负债性质的预收收入。在计算本期收入时,应该将这部分预收收入进行账项调整。四、本期已付款,而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本期费用的账项调整本期已付款入账,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费用,在计算本期费用时,应该将这部分费用进行调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78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