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会计的工作环境相对于其他行业会计艰苦一些,出差比较多。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必要时需要下工程现场。
2、了解工程施工、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行情。
3、精通建筑行业会计相关法规,有经验。
4、表现出干练、豁达。
在实际工作中,工程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应与施工图预算相适应,并结合具体情况分别作如下处理: 1.建筑安装工程一般应以每一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单位工程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2.一个单位工程由几个施工单位共同施工时,各施工单位都应以同一个单位工程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各自计算自行完成的部分。
3.规模大、工期长的单位工程,可以将工程划分为若干部位,以分部位的工程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4.同一施工地点、同一结构类型、开竣工时间相接近的若干单位工程,可以合并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
5.改建、扩建的零星工程,可以将开竣工时间相近、属于同一建设项目的各个单位工程,合并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
6.土石方工程、打桩工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以一个单项工程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或将同一施工地点的若干个工程量较小的单项工程合并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 为了全面地反映和监督各项施工费用的发生情况,施工企业一般应设置“工程施工”、“辅助生产”、“机械作业”、“工程结算成本”等成本类账户。
首先,国企,工资待遇稳定,福利好,平台大,是个好去处;在这里待几年,无论是继续留,还是走,对你而言都是好的,去哪个公司你都是有资历的。
其次,建筑公司,虽然我没做过财务,但是据我了解,帐,都比较复杂,需要智商跟情商相结合,这个真的是锻炼。
综合一下,国企的建筑公司,想锻炼有锻炼,想前景有前景,何乐而不为呢?
会计岗位这个工作是非常的不错,而且整体来说也是一份比较好的工作,每天虽然都特别的忙碌,但是非常的充实,工作的薪资也是特别好的。
工地上的会计实际上是施工企业会计,与工程有关的收支都是它核算的内容.具体的说,首先从材料收发开始,工地上有材料库,所有的材料入库都要有验收单,购材料时,一方面增加库存材料,一方面减少银行存款或现金,如材料是赊欠来的那就挂到应付帐款上.领用材料时要有出库单,凭出库单一方面增加施工的工程成本(施工企业会计上有一个专用科目:工程施工,类似于学校里学的工业企业里的那个生产成本科目),另一方面减少材料,当然还有其它的费用,比如施工人员的工资等,都要计入到工程施工这个科目.在收到建设单位工程款时,可先计入预收帐款,待工程结算时,给甲方(也就是建设单位)开发票时再转入到主营业务收入上来,也就是确认收入.相对应的是要结转成本.当然施工企业的会计还有很多的内容,总之一句话,你要把与工程相关的收支均要核算清.甲方拔了多少款,工程成本到了多少,各个具体项目(指材料费\人工费\施工机械费\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等)都发生了多少,你都要有数,建议你去买一本施工企业会计看看.想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工地会计,严格地讲,不属于独立的财务核算主体,只能是单位的财务账簿的补充。
1、只要将从财务取得的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并将原始单据交回财务部门,自己可以另外记明细账,对所有支出,按支出日期、内容进行明细登记就可以了,也不必做记账凭证
2、 如果工地会计需要对原材料进行记账,这是用三栏式明细账,对收到的材料,按照出库日期、使用部门等,进行登记,依据是材料的出入库单据。
扩展资料
1、会计的反映职能
①会计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
②反映职能应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即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③会计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要有完整的和连续的记录,并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全面掌握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济效果。 [1]
2、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和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加以控制和指导,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监督除货币监督,还有实物监督。会计监督的内容,是从本单位经济效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进行的全面监督。
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或预算管理,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合理使用资金,促进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
3、参与经营决策职能
所谓决策,就是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决策在现代化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决策可以使企业获得最大效益,决策失误将会造成重大损失与浪费。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而预测与决策都需要掌握大量的财务信息,这些资料都必须依靠会计来提供。因此,为企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奠定基础的参与决策的职能,是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