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一形考5

feion1992024-07-25  0

1、单选题

中级会计实务单选题一般有10题,共15分。单选题考查范围较广,几乎涉及到全书每个章节。难度适中,考查内容核心,是考生容易拿分的题型。

答题技巧:

优先利用“排除法”,成功排除三个不正确或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剩下的一个就是正确答案;

如果遇到确实不会的题目,要学会合理的猜测,可以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猜测,除非你一无所知,否则你选择正确的概率会超过1/4。

另外还应注意,在单选题中有两个表述不同但意思相同的必然不是正确答案。通常情况下,如果单选题中有两个答案是相反的,可能其中有一个正确答案,也有可能是出题者引诱你从对立答案中寻找答案,而这两个答案可能都和题干无关。

2、多选题

题量一般为10道,共20分。多选题是考生失分最严重的题型,涉及内容多,几乎每个选项都是一个知识点,难度大。但是大家不要担心,多选题注重考查大家对基础理论知识及教材内容的理解,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多积累、多总结,最好把相关知识点融汇贯通。

答题技巧:

做多选题应特别注意“排除法”的应用,如果你能成功地排除两个不正确或不合题意的选项,剩余的两项就是正确答案。当然,有的多选题可能是三个或是四个选项是正确的,不存在排除两个不正确或不合题意的选项问题。

3、判断题

判断题一般也是10道,共10分,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概念性的知识和理解性的知识较多,平时多注意积累总结。

判断题在答题过程中要审清答题要求,要求中可能有“答题错误的扣0.5分,不答题的不得分也不扣分”,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建议考生不会的就不要作答了,但是堂堂建议考生不要放弃答题,因为答对和答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况且复习这么久不可能一无所知,所以答对的可能性要比答错的可能性大。答对得1分,答错扣0.5分,答案得分的期望值大于零,所以答比不答要好。

答题技巧:

做题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如果题目出现“总是”、“绝不”等绝对概念的词语时,往往是错误的,出现“通常”、“部分”、“正常”、“几乎”等相对概念时,往往是正确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在判断题中只要找到“一点错误”,就可判断为错误。

4、计算题

中级会计实务的计算题一般为2道,共22分,每道计算题一般有3~5个小问,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某章的某个知识点,一般计算题考查章节有:

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资产、债务重组、或有事项、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需要在作答过程中写出计算步骤。计算题占据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的半壁江山,大家要重视并多练习。

答题技巧:

首先要审清题意,其次只计算与题目要求相关的,不计算与本题要求无关的问题,计算多了难免会出错,而且还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还要有计算过程,除非题目中要求可以不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有些题目要求写出公式,不写公式会扣分。对于没有要求写公式的题目,如果计算错误又没写计算公式,当然不能得分,但写对计算公式,即使计算错误,一般也能得一部分分数。另外写出了计算公式,数字代入错误的可能性也会降低。

凡要求编制的会计分录,除题中有特殊要求外,只需要写出一级科目。

对于题目中有凡要求解释、分析、说明理由的,都必须有相应文字阐述,当然一定要把准确的关键词列出来。

5、综合题

中级会计实务的综合题题量一般为2道,每道题有5个以上小问题,共33分。综合题是所有题型中考核难度最大,考查内容会跨章节。

综合题经常考查章节有:存货、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金融资产、负债及借款费用、收入、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财务报告等,而考生要注意以上章节的组合考查,所以考查的还是考生的融汇贯通能力。

常见的综合题组合方式有: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长期股权投资+金融资产、财务报告+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存货+收入+或有事项+所得税、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所得税、固定资产+资产减值+所得税、负债及借款费用+固定资产。总之就是以上常考章节的各种组合,广大考生可以借助历年考试真题进行练习,摸索考查规律。

格外注意下,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章节可以与任意资产章节进行组合。

答题技巧:

与计算题相通。

一、单项选择题单选题的考察相对比较基础,主要考核教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会计处理,主要是文字表述型的题目和小计算形式的题目,小计算的复杂程度并不高,所以在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情况下,还是能够比较容易选出正确选项的,或者可以利用“排除法”,成功排除三个不正确或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剩下的一个就是正确答案了。二、多项选择题多选题向来是考生失分最严重的题型,涉及内容多,几乎每个选项都是一个知识点,难度大,更多考查考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多积累、多总结,最好把相关知识点融汇贯通。做多选题更应特别注意“排除法”的应用啦,如果能成功地排除不正确或不合题意的选项,剩余便是正确答案了。三、判断题判断题大多是教材原文或原文的简单变形,一般喜欢考察非重点章节或非重点知识点,主要是做到查缺补漏,所以考生在备考时对于非重点知识也应关注细节以应对判断题的考察。应对判断题的答题技巧,如果题目出现“总是”、“绝不”等绝对概念的词语时,往往是错误的,出现“通常”、“部分”、“正常”等相对概念时,往往是正确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另外在判断题中只要找到“一点错误”,就可判断为错误哦。四、计算分析题计算分析题所涉及知识点通常局限于一章,比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难度适中,涉及事项复杂程度不高。考核方式主要以写分录为主,辅以简单计算或应用判断。需要在作答过程中写出计算步骤。建议各位考生将各个小问题分别做会计处理,把主观题分成若干个小题来做,逐个击破。五、综合题综合题考核内容一般会跨章节,综合性较强,难度高。考查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应用性强,出题形式灵活,考生在备考时要对知识掌握扎实,并且掌握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多练题达到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应对综合题。一是抓关键词,加快做题速度。在一个题目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这个题目的核心也就是所谓的关键词,考生只需在答题的时候能够快速的定位到这个关键词,也就能更加准确地了解到题目所表达的意思,提高我们的答题速度。二是看完问题,再回到材料。我们在做主观题的时候,最好不要先把材料读一遍,再来看问题,小编建议大家颠倒一下顺序,先把题干问题看完了,再回到材料,带着问题读材料,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答题时间,也能够更加准备的找准答案。三是各个小问题分别做会计处理,我们把主观题分成若干个小题来做,逐个击破。

单选:A、B、B、D、D多选:ABC、AB

你这个问题问的好,你是不能报考的,简单的说,你年龄就没到。首先是要网上报考,网上报名第一关卡的就是年龄,这么计算吧。去年报考2011年的,86年9月1号以后的就报不上,网上都无法报上。报考2012年的,87年9月1号以后的就报不上了,网上也报不上。代报也是空的。这么建议吧,直接报考注册会计师,就是你达到年龄,过早的考中级有时候对你找工作还麻烦。报中级会计职称的同学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T0"#M $]4/HmkY 1、拥有合法,有效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拥有国家承认的大专或者以上学历(专业不限制); 3、工作年限:大专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足五年;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足四年;双学位或者硕士毕业证(无学位证),从事会计工作满足二年;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足一年;博士毕业当年。[&[,Rf@$T 上述工作年限的计算口径为: 1、全日制毕业生要以毕业后的时间计算; 2、同时审核全日制毕业证和会计证的(领取、注册)时间,以二者的较晚者为准,例如江苏,辽宁,天津,江苏,上海,浙江,广东;3、假如毕业证是非全日制的,且会计证领取时间比毕业时间早,可认可会计证的年限(全国范围内适用); 4、根据去年的报名通知,结合今年的情况,今年审核时,将对1987年9月1日后出生的同学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 5、今年会计中级报名时,工作年限计算到2011年12月31日; 6、不符合上述工作年限,但拥有经济师,审计师,经济师职称中的一个,且具有会计证的同学,可直接报会计师考试。注:因各省的审核口径有所差异,故考生在报考前需要咨询当地财政部门。 拓展阅读: 报名流程 具体请参看:2011年会计职称考试考生网上报名操作手册 考会计职称一般是什么时候报名 一般安排在考试年度上一年的10月份开始。2011年会计职称考试全国报名时间:2010年10月11日-10月31日。补报名时间:2010年12月4日-12月12日。 成绩及证书管理 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科目考试均合格者,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证书。 其它考试今年暂不符合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条件的同学,可考虑其他培考试,例如:注册会计师(有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就可以报名,不要求工作年限;每年3月报名) 注册税务师(不查会计证,只要毕业时间满足大专六年,本科四年,双学位二年,硕士一年即可;每年12月报名)注册资产评估师(不查会计证,只要毕业时间满足大专5年,本科3年,双学位、硕士一年即可;每年4-5月报考)经济师(不查会计证,只要毕业时间满足大专六年,本科四年,双学位二年,硕士一年即可;每年4-5月报名)审计师(不查会计证,只要毕业时间满足大专5年,本科四年,双学位二年,硕士一年即可;每年4-5月报名) ACCA/CAT(大专学历即可,全英文考试,需达到4级水平) CIA(会计,审计专业本科毕业即可报名,或者拥有注会证书或者审计师职称即可报名;每年6-7月报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778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