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账査找的方法主要有:1.差数法。是指按照错账的差数查找错账的方法。在记账过程中只登记了会计分录的借方或贷方,漏记了另一方,从而形成试算平衡中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不等。如借方金额遗漏,会使该金额在贷方超出;贷方金额遗漏,会使该金额在借方超出。对于这样的差错,可由会计人员通过回忆和与相关金额的记账核对来查找。2.尾数法。是指对于发生的差错只查找末位数,以提高査错效率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借贷方金额其他位数都一致,而只有末位数出现差错的情况。3.除2法。是指以差数除以2来査找错账的方法。当某个借方金额错记人贷方(或相反)时,出现错账的差数表现为错误的2倍,将此差数用2去除,得出的商即是反向的金额。例如,应计入“固定资产”科目借方的5000元误计人贷方,则该科目的期末余额将小于总分类科目期末余额10000元,被2除的商5000元即为借贷方向反向的金额。同理,如果借方总额大于贷方800元,即应査找有无400元的贷方金额误计入借方。4.除9法。是指以差数除以9来查找错账的方法,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1)将数字写小。例如将500写成50,错误数字小于正确数字9倍。查找的方法是:以差数除以9得出的商即为写错的数字,商乘以10即为正确的数字。上例差数450(即500〜50)除以9,商50即为错数,扩大10倍后即可得出正确的数字500;(2)将数字写大。例如将30写成300,错误数字大于正确数字9倍。查找的方法是:以差数除以9得出的商为正确的数字,商乘以10后所得的积为错误数字。上例差数270(即300~30)除以9以后,所得的商30为正确数字,30乘以10(即300)为错误数字;(3)邻数颠倒。査找方法:将差数除以9,得出的商连续加11,直到找出颠倒的数字为止。
会计更正可以有三种方法:1、划线更正法2、补充更正法3、红字冲销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类情况,分别表述如下:1.如果在填制记帐凭证时发生错误,应当重新填制。已经登记入帐的记帐凭证,在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帐凭证,在摘要栏注明“注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同时再用蓝字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记帐凭证,注明“订正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字样。如果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只是金额错误,也可以将正确数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另编一张调整的记帐凭证,调增金额用蓝字,调减金额用红字。发现以前年度记帐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帐凭证。2.帐簿记录发生错误,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字迹,不准重新抄写,必须按照下列方法进行更正:(一)登记帐簿时发生错误,应当将错误的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注销,但必须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然后在划线上方填写正确的文字或者数字,并由记帐入员在更正处盖章。对于错误的数字,应当全部划红线更正,不得只更正其中的错误数字。对于文字错误,可只划去错误的部分。(二)由于记帐凭证错误而使帐簿记录发生错误,应当按更正的记帐凭证登记帐簿。3.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主要原因有会计政策使用上的差错、会计估计上的差错和其他差错。会计差错更正.包括三种:(一)当期发生的会计差错(二)以前期间发生的非重大会计差错(三)以前期间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区分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1)发现与当期相关的会计差错,应调整当期相关项目,如资料1.(2)发现与以前期间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如果影响损益应直接计入发现当期净收益,其他相关项目也应一并调整;如果不影响损益则调整发现当期相关项目,即视同当期发生的差错,如资料2.(3)发现与以前期间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比较大的差错,如果影响损益应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应一并调整;如果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如资料3.企业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按重大会计差错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对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重大会计差错的事项、原因和更正方法,重大会计差错对净损益的影响金额以及对其他项目的影响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