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货币时间价值(1)复利终值:F = P × (1+ i)n = P ×(F / P,i, n)(2)复利现值:P = F × (1+ i)-n = F ×(P / F,i, n)(3)普通年金终值:P=A×(P/A,i,n)(4)普通年金现值:P=A×(P/A,i,n)(5)预付年金终值:A×[(F/A,i,n+1)-1](6)递延年金的终值:F=A×(F/A,i,n)(7)递延年金的现值:方法1:递延年金现值:P= A×(P/A,i,n)×(P/F,i,m)方法2:递延年金现值:P=A×(P/A,i,m+n)- A×(P/A,i,m)2.资本成本普通股资本成本:KS=D0(1+g)/[P0(1-f)]+g=D1/[P0(1-f)]+g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KS=RS=Rf+β(Rm-Rf)3.财务报表分析(1)短期偿债能力比率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2)长期偿债能力比率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100%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现金流量与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债总额)×100%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夭数(周转期)=365/(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营业收入存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存货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权益净利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3)杜邦分析体系权益净利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权益乘数
已发私信,麻烦查收好评
大侠能否分享我一份,十分感谢QQ邮箱13690716
一般资产的减值条件是有证据表明资产 已经发生了减值损失 才计提减值准备; 新准则下, 金融资产是通过 预估资产存在减值的可能性 来计提减值准备, 可见同等情况下,金融资产需要计提的减值准备会更多,计提的时间会早。 企业 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 ,对这些项目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1)债权投资、应收款项、其他债权投资; 2)租赁应收款 3)合同资产 4) 部分 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 由此可知, 只对AMC和FVOCI (不含指定的)这两类债券类投资金融资产进行计提,对股权类投资的金融资产, 不计提减值准备 。 预期信用损失: 以违约概率为权重的、金融工具现金流缺口的现值 的加权平均值 。 预期信用损失是根据经验和现有情况, 预计发生违约的概率和违约损失大小 而来。 最简单的例子,假设发生违约的概率是10%,预计发生违约的部分能收回来10%,放贷总额100万, 预期信用损失=100*10%*10%=1;虽然自购买起违约的风险并没有显著增加,但因为金融资产减值是一种提前的风险预测,因此, 按照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摊余成本(账面余值) * 实际利率 如果债务人一切正常,但是购买以后发现例如债务人无法及时还款或者发生违约的风险很大,比如出现股价异常波动、超期支付利息等。虽然违约风险显著增加,但还不至于发生信用减值。 需要 对整个金融资产的存续期间的预期信用损失 计提减值准备。 但是因为尚未发生信用减值损失,账面余额仍是摊余成本, 投资收益=摊余成本(账面余额)* 实际利率 这个阶段债务人已经发生了类似于资不抵债,借款逾期,诉讼不断等信用减值损失,因此, 需要对整个金融资产的存续期间的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不再是账面余额,需要从账面余额中扣除减值准备的金额。 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账面余额-信用减值损失)*实际利率 A公司2019年末来自众多小客户的应收账款合计为6000万。A公司根据代表偿付能力的客户共同风险特征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并对上述应收账款始终按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A公司根据逾期天数与违约损失率确定该应收账款组合的预期信用损失。 未逾期的违约损失率1%,逾期1-30天的违约损失率2%,逾期31-60天的违约损失率3%,逾期61-90天的违约损失率4%,逾期大于90天的违约损失率5%、 未逾期:3000万元,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准备 =3 000×1%=30 逾期1-30天:1500万,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准备=1 500×2%=30 逾期31-60天:1200万,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准备=1 200×3%=36 逾期61~90天:200万,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准备=200×4%=8 逾期﹥90天:100万,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准备=100×5%=5减值适用的范围包括: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租赁应收款、合同资产以及部分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 一般资产的减值准备,计入 【资产减值损失】科目;金融工具预期发生的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计入【信用减值损失】科目,科目列示在【资产减值损失】的上面。 借:信用减值损失 (以前走资产减值损失,新准则进行了调整) 贷:坏账准备 贷: 债权投资/贷款减值准备 贷: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贷:租赁应收款减值准备 贷:预计负债 (对于 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 贷:其他综合收益(对于 其他债权投资 )如果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预期信用损失小于当前减值准备的账面金额(例如,从按照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转为按照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时), 则 应当将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实际发生信用损失,认定相关金融资产无法收回的,贷记相应资产科目 借:贷款损失准备 借:坏账准备 借:合同资产减值准备等 贷:贷款 (相应的资产科目) 贷:应收账款 贷:合同资产等 若核销金额大于已计提的损失准备,借记【信用减值损失】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贷款 (相应的资产科目) 贷:应收账款 贷:合同资产等可变现净值 与 成本比较, 可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 可回收金额 与 (原值-累计折旧)比较,不可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固定/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不可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商誉-减值准备】(控股合并) 可回收金额 与 (原值-累计折旧)比较,不可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可回收金额 与账面价值比较,不可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应收账款可以理解为AMC类的金融资产 借:【信用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贷:【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贷:预计负债 (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的减值备抵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