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审计目的

feion1992024-07-25  0

为了鉴证经济行为与经济事项的声明与既定标准自检的一致程度。也就是委托人对被审计者具有一定的怀疑程度,而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委托人经营结果进行的一系列查验

总体目标:《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使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具体目标是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后,根据每个项目的制定的详细的工作目的。注册会计师通常以具体目标的确定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一)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1. 存在: 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 的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2.权利和义务: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三)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 2.完整性: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 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财务审计目的包括一般目的和特殊目的。一般目的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表示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通常包括:公允性、合法性和一贯性。特殊目的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以外其他特定事项进行审计并表示审计意见。

财务审计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利益。审计机关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充分发挥审计在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对重点民生资金和民生项目的审计监督。

扩展资料

财务审计首先要检查各类报表是否编报齐全,仔细阅读报表说明,注意报表反映的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资金变动情况与其他会计期间的分析对比,有关重大影响因素是否予以揭示,并要结合报表内容的审计,验证报表附注说明是否真实。

国家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最终达到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审计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审计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利益”——审计署审计长刘家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目标以及各类交易、帐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两个层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77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