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的统计。
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一进项税额一减免税款一出口抵内销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一年末未抵扣数。
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扩展资料:
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产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按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乘以本期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
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账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生产成品价值中不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作这样的处理:首先由各个成品生产分厂的统计人员分别报送本期(报告期,一般按一个月结算一次)品产合格入库量(按各种规格明细分类报出),然后由销售部门的统计人员报送按品种规格的销售单价,再将产品产量和产品销售单价按品种规格对应相乘得出本期生产成品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增加值
有区别,本期增加额是指本期借方和贷方发生额的最终余额,而发生额只局限于借方或贷方的发生。1、本期发生额,是指一定时期(如月,季度或年度)内每个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在一定期间内所登记增加或减少的金额合计。其中,借方的金额合计称为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的金额合计称为贷方本期发生额。2、本期增加额是指本期发生额与上期余额的增加值。
有区别,本期增加额是指本期借方和贷方发生额的最终余额,而发生额只局限于借方或贷方的发生例如: 本期应收账款的增加额(即应收账款的借方减去贷方的余额,因为他是资产类科目,增加是只借方余额,如果贷方发生大于借方,则体现为负数) 本期应收账款的借方发生额(就是借方的所有发生合计,不管贷方是否有发生额) 本期应收账款的贷方发生额(只合计贷方发生额,不管借方是否有发生)
比较简单的方法,增加值=营业利润+工资及附加+折旧+税金及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