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需要学哪几门

feion1992024-07-25  0

初级会计证考《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门科目。会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对记账凭证、财务账簿、财务报表,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二是指进行会计工作的人员,有会计主管、财产管理、出纳等人员。会计的总体目标从属于经济管理的总体目标,经济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最终目标。会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籍记载,早在西周时代就设有专门核算官方财赋收支的官职——司会,并对财物收支采取了“月计岁会”(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的方法。在西汉还出现了名为“计簿”或“簿书”的账册,用以登记会计事项。以后各朝代都设有官吏管理钱粮、赋税和财物的收支。宋代官厅中,办理钱粮报销或移交,要编造“四柱清册”,通过“旧管(期初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见在(期末结存)”的平衡公式进行结账,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初级会计证的考试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门课程。

两个课程试题全部为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以及不定项选择题。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每门满分为100分,课程及格分数为每门60分。

其中,《经济法基础》课程的考试时长为1.5小时,《初级会计实务》课程的考试时长为2小时。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需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课程的考试,才可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具体考试课程的内容具体如下:

1、《初级会计实务》主要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和账务处理方法,重点考查考生的业务操作能力,同时检查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求考生熟练运用基本的会计技能去解决常规的会计实务问题。

2、《经济法基础》主要考察考生对与会计核算相关的基本法规的掌握程度,其中的内容多为法律条文、基本规范,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记忆能力,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初级会计考试科目包括《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长为75分钟,《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05分钟,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实行中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可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初级会计师考试备考记忆技巧

1、缩字记忆法

这种记忆方法可以准确的记住每个考点的大概意思,取知识点的一个或几个关键字形成一句话,取其精干,以点带面。

2、列表格记忆法

对于一些内容繁多,性质相近的内容,为了防止混淆,可以通过列取表格的形式来加深理解,这样形象直观,便于掌握。如:固定资产、存货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账务处理等。

3、编口诀记忆法

利用汉字同音、谐音或编顺口溜的方式将所要记忆的内容浓缩成一两句话,读起来既朗朗上口,又合辙押韵,便于理解掌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758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