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的考试是财政部的考试,不需要工作经验,只有人事部的考试需要工作经验,只要拿到大专学历就能报考,不需要工作经验,有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也没关系,财务类考试分为两条线索: 人事部: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职称(助理会计师)--中级职称(会计师)--高级职称(高级会计师)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审计资格) 注册会计师报名条件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中国公民,可报名参加考试: (一) 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 (二) 会计或者相关专业(相关专业是指审计、统计、经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只要有一样符合就可以了。 注册会计师从事的是审计行业,没有会计证的话,只要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就可以参加考试。
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具备大专(含)以上学历。且须具备一定会计工作年限,如:大专学历,会计工作满五年;本科学历,会计工作满四年等等。会计从业资格证上有注册时间,工作年限按注册时间开始计算。
备考了CPA,不可以直接去考中级的。
cpa的报名门槛较低,具有专科以上学历就可以报考,而中级则需要满足一定的会计工作年限才可以报考,建议先考下cpa,后期再做考中级的打算。
考过cpa还需要考中级吗?
这个需要看自己的职业方向,企业财务是需要考中级的,如果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只需要拿下cpa就足够了。
1.多一种职业发展方向
这两者的发展方向略有不同,中级是会计,更多的是对经济的一种管理活动;注会偏向审计,主要是对经济的一种监督活动。
在财会领域,持有中级会计师,几乎成为“高薪岗位”的代名词,考下注会证书,再考个中级,这无疑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更多的选择。不管是在会计师事务所还是企业,能同时拥有这两者证书,对今后的“升职加薪”将会更有利。
2.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
注会考试科目和中级的比较相近,但是这这两者考察的点不同。比如,注会考试科目中的《会计》,看似和中级的《中级会计实务》内容相似,但是注会《会计》中没有中级《中级会计实务》关于事业单位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内容。
从试卷考察的角度来看,注会的考试更侧重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而中级的考试更多的是考察考生是否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注会考察得更深层,中级考察的更为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