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票据的账务处理如下:1、开出并承兑商业汇票购入材料: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2、如开具的是银行承兑汇票,支付承兑手续费时:借:财务费用 贷: 银行存款 3、票据到期,支付商业汇票款:借:应付票据 贷: 银行存款 4、应付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如企业无力支付票款,借:应付票据 贷:应付账款5、应付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如企业无力支付票款,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
外购存货会计处理(计划成本法)1、采购存货时,按实际成本:借:材料(商品)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2、月份终了(或在存货入库时),按计划成本: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贷:材料采购同时,按入库存货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额,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按入库存货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额,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3、月份终了,尚未收到结算凭证,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下月初用红字冲回: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4、月份终了,将材料成本差异总额在发出材料和期末库存材料之间进行分摊,按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计算分摊的成本差异额,超支差异: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委托加工物资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节约差异:作上述相反分录。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材料成本差异+本期购进材料成本差异/(期初材料计划成本+本期购进材料计划成本)×100%(公式中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借差)用正数,节约差异(贷差)用负数)5、会计期末,“材料采购”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结算凭证已到,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原材料”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入库后未发出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的余额反映入库后未发出的原材料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其中,借方余额反映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贷方余额反映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练习题 S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公斤20元。该公司2009年4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原材料”账户月初借方余额3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贷方余额1740元;“材料采购”账户月初借方余额80000元,系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4040公斤。 2、 4月4日,公司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4040公斤如数收到,已验收入库。 3、4月21日,从外地A公司购入甲材料8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材料价款为160000元,增值税额为27200元;运费1000元(运费的增值税额按7%扣除),公司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各种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4、4月26日,从A公司购入的甲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公斤,经查明为途中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5、4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本月共发出甲材料7000公斤,全部用于产品生产。要求:根据上述业务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并计算本月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百分数取两位小数)、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及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答案:1、4月4日收到材料。借:原材料 80800贷:材料采购 80000 材料成本差异 8002、4月21日从外地购入材料。增值税进项税额=27200+1000×7%=27270元借:材料采购 160930 应交税费 27270 贷:银行存款 1882003、4月26日收到4月21日购入的材料借:原材料 159200 材料成本差异 1730 贷:材料采购 1609304、4月30日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额。材料成本差异率=(-1740+(80000-80800)+(160930-159200))/(30000+80800+159200)= -810/27000= -0.3%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7000×20×(-0.3%)= -420元借:生产成本 140000 贷:原材料 140000借:材料成本差异 420 贷:生产成本 4205、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30000+80800+159200-7000×20)-(810-420)=129610元 附上面得例题 再来计算你这道题 就应该很容易理解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材料成本差异+本期购进材料成本差异/(期初材料计划成本+本期购进材料计划成本)×100%(公式中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借差)用正数,节约差异(贷差)用负数)即=(-6+12)/(400+2000)×100%=0.25%(超级差异)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1600*0.25%=4 即发出材料的成本=1600+4=1604 月末材料结存实际成本=(400+2000-1600)-(-6+12+4)=790(月末结存的实际成本)分录你就照着上面的这个题目 你自己写上 多加点分啊 oooO ↘┏━┓ ↙ Oooo 才5分 我的手的写麻了 望采纳 谢谢
最新的《企业所得税法》是2007年3月16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所得税税率为25%,但在2008年1月1日以前是33% 。你的问题应该是由于企业所得税税率不同造成的。编者在编写时应为2007年,对实际业务中应该使用率33%或25%的税率还不具有确定性,于是就加上括号作为标注,在后来的再版过程中,也没有做出更改,就沿用至今了。14、所得税费用=本年利润*所得税税率 =100000*25% =2500015、转入利润分配的数额=本年净利润 =利润总额-所得税税额 =100000-25000 =7500016、按本月利润净额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本月净利润*10% =75000*10% =7500期末未分配利润 = 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净利润数 -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数额 =75000-7500 =67500 如果使用33%的税率,将以上三步的税率变更为33%即可依此类推进行计算和处理。 希望能帮助你。
应付票据的账务处理如下:1、开出并承兑商业汇票购入材料:借:材料采购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票据2、如开具的是银行承兑汇票,支付承兑手续费时:借: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3、票据到期,支付商业汇票款:借:应付票据贷:银行存款4、应付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如企业无力支付票款,借:应付票据贷:应付账款5、应付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如企业无力支付票款,借:应付票据贷:短期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