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和考注会并不冲突,前者是提升学历,后者是专业素养的证明。我建议你先考研,理由如下:注会毕业后随时都可以考,本科毕业是考研最好的时间点,错过这个时间点再想考研难度就会加大很多;注会的含金量虽然很高,但是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稀缺了,所以如果想要让自己变得“值钱”,那么自己就得变得稀缺,稀缺=研究生学历+CPA证书,拥有CPA证书的人很多,拥有硕士学位的人也不少,但是同时拥有这两者的人就不多了,会给自己带来很大选择的空间;注会可以在硕士期间进行备考,在研究生期间可以把CPA考过,或者在毕业后的2-3年通过,既不影响学习也不影响工作。
考研:提升学历,以后有些大公司进去就有学历门槛;会计更注重经验,考研出来光有学历没有经验,工资上高不成低不就。考注会:含金量高,要想有发展一定要考,毕竟一般公司都很注重,特别是大公司,没有证有能力也升不上去;花的时间多,有些公司上班不给看这种书,要下班再看,导致你的生活会很累。考证还是在学校里努力比较靠谱,上班了根本没啥时间看书,除非有很强的毅力或者去事务所
哎!看了前面几个人的回答,我感觉他们都在以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在误导你,为了让你少走弯路我来谈谈我的亲身感受吧。 1、不要考研,也不要去考注会。首先,很多人选择考研或考注会不是因为他们想考,而是觉得自己能力不够,以考上更有含金量的证书来作为一种逃避。 2、根据你的情况分析,英语不行考研很困难,可以说你如果硬要考研就是拿你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竞争,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出力不讨好。所以不提倡你去考研。 3、至于考注会,这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我注会考到现在已经是第四年了。在我们年级我是通过注会最多了,目前也就过了四门。也就是说想要通过注会没个三五年是难的。 4、个人建议大学毕业后先就业,去社会上闯荡一段时间,亲身感受一下社会是个什么样子的。你就有明确的目标了。我感觉自己在大学的时候和你一样,很迷茫,不知道日后的路该怎么走。但当我真正步入社会才真正明白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5、我可以告诉你,会计研究生是最没前途的。现在有很多会计专业的本科生,有实务经验的一个月能拿六七千的工资,而刚毕业的研究生呢?连三千块都拿不到。你又何必花那时间去读研呢? 6、在学校别光知道学习,去社会上实践一下,看看社会上到底要什么样的人才,只一味的考证是没用的,到了工作岗位没有四级证书的人赚的钱甚至比有专八证书的人还要多。重在能力的培养,证书并不重要!
建议你先考研究生,你在读研期间利用在学校的时候考注册会计师,因为研究生的空余时间非常多,别人用三年只是读完了研究生,你还可以拿到注册会计师,何乐而不为?因为毕业后工作了,特别是会计,要是进事业单位倒还好,时间多点,要是进企业的话,基本没时间!一个小会计,你想啥时候熬到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