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机构。这是社会福利性的社会团体。主要以培养社会人才,提升全民素质和业务技能为目的的。
非盈利机构培训学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机构。
非营利组织是兼具民间性、公益性、非营利性,且独立于政府与营利组织之外的社会组织。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者不取得办学收益,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终止时,清偿后剩余财产统筹用于教育等社会事业。
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收取费用、开展活动的资金往来,应当使用在有关主管部门备案的账户;营利性民办学校收入应当全部纳入学校开设的银行结算账户,办学结余分配应当在年度财务结算后进行。
非营利组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非营利组织是美国广泛采用的概念,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其定义为符合以下特征的实体:
①该实体从捐赠者处获得大量的资源,但捐赠者并不因此而要求得到同等或成比例的资金回报;
②该实体经营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利润;
③该实体不存在营利组织中的所有者权益问题。
非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机构。这是社会福利性的社会团体。主要以培养社会人才,提升全民素质和业务技能为目的的。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看要点梳理↓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1、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
2、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
3、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
4、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 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中央明确: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者不取得办学收益,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者可以取得办学收益,办学结余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配。民办学校依法享有法人财产权。
社会力量投入教育,只要是不属于法律法规禁止进入以及不损害第三方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安全的领域,政府不得限制。政府制定准入负面清单,列出禁止和限制的办学行为。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赵学刚在北京市教育 " 双减 " 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根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精神," 营改非 " 工作实行双重管理体制,教育部门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前置许可审批和日常业务管理;民政部门作为登记管理机关,负责法人登记和监督检查。
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主要有四个程序:一是申请,申请人在教育部门先取得《办学许可证》等批复文件,再向同级民政部门提出法人登记申请。二是审查,民政部门审核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三是核准,民政部门依法作出准予登记的决定;不符合条件的要求作出补正。四是发证,对符合要求的颁发法人登记证书,并及时予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