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税种会计培训班

feion1992024-07-25  0

李海波的会计学原理还不错

注册会计师学习需要一个较为严格规划的周期

1、会计

会计是cpa双难之一,其中长股投、企业合并及合并报表是公认的最难点,会计总体上知识点多且有点杂。一定要多做题,要熟悉套路,比如会计分录一定要烂熟于心,因为要留更多的时间做综合题,所以留给单选、多选的时间不多,平均1分钟就要给出答案,要把分录做熟这样就不用一笔笔的把借贷写出来再得出结果。

如果基础较差,且只有晚上下班才能复习的话,三个月的时间拿下会计还是有点儿难的。

450~480小时是一个相对舒服的复习时长。

第一轮,150小时(每天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二轮,150小时(每天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三轮,100小时(每天3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四轮,8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一个月)

(每一轮做的事情请参考上面“四轮复习法”的描述)

2、审计

cpa双难之二,特别是对于没有审计从业经验的人,审计的内容相当的虚无缥缈。其特点是语言难懂,表达专业,同时考点明确,但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却不如会计紧密,很多考点是独立的,需要一个一个攻破。

但有一点庆幸的是,审计每年大题都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个重要章节,因此观看冲刺班视频,听老师讲重点很重要。

同样450~480小时是一个相对舒服的复习时长。

第一轮,150小时(每天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二轮,150小时(每天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三轮,100小时(每天3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四轮,8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一个月)

3、税法

知识点非常零碎,因此记忆尤为重要。税法的重点非常明确,能非常好的掌握重点,通过考试将会变得容易很多。虽然各种小税种茫茫多,但是一旦记住,得分很轻松。

复习时间250小时足矣,差不多平均每天2个多小时,持续3个月。

第一轮,8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二轮,8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三轮,5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半个多月)

第四轮,4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半个月)

4、财管

财管相对容易,特点是公式较多,需要通过多做题来记住公式,然后把记住的模型写下来套数字即可。考试的计算量会非常的大,公式理解并记牢了才能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各种小的错误。

复习时间上和税法一致,250小时足够,差不多平均每天2个多小时,持续3个月。

第一轮,8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二轮,8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三轮,5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半个多月)

第四轮,4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半个月)

5、战略

较容易,多背书,要把书本中各种理论烂熟于心。战略的特点是考的时候感觉不会,背的没考到,但实际上就是那些经典理论,只是考的比较活而已。考生对整本书都要了如指掌,考试的时候时间很紧,尽可能的把试卷写满。

复习时间上和税法一致,250小时,差不多平均每天2个多小时,持续3个月。

第一轮,8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二轮,8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三轮,5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半个多月)

第四轮,4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半个月)

6、经济法

和税法的特点相似,知识点零碎,记忆将是这门课的主旋律。考试对表述能力要求较高。

复习时间上和税法一致,250小时,差不多平均每天2个多小时,持续3个月。

第一轮,8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二轮,8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一个月)

第三轮,5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半个多月)

第四轮,40小时(每天2.5小时,持续半个月)

2019年过了四科CPA,报考得机构是BT学院,我感觉还行啊!下面我说说我在BT学院备考经历。一、为什么选BT学院最开始备考时候,也尝试过自学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完全看不懂书籍了,效率特别低!我又想快速过关,不想战线拖得太长了!没办法,就想着报考一个培训机构教导自己学习方法,跟着进度走。我有几个要求,首先不能太贵,经济能力有限,第二个希望有人来监督我学习,不然按照毕业后自己的学习状态,很容易荒废学习时间。最后就是讲课能让我这个纯小白听懂了!按照这几个条件,然后就开始挑选培训机构了,这时候看到新闻网看到一个机构1年34个1年过6科的机构,然后就去看了看,去这个公司官网听了几节彬哥的公开课,我发现最难的长投合并报表课程竟然能听懂!!!之前听其他机构的半知半解的,现在能听懂了!!!后面看了一下课程安排,发现和我的要求居然全符合!直播+每日打卡监督+老师答疑+快速取证,考虑到自己打算两年内拿下CPA,想着第一年过4科,就报了四个BT小班,小班价格一科在600多买的,在2018年双12时候购课的二、在BT学院的备考历程先谈谈自己的备考理解,对于零基础的我来说,最开始最重要的就是入门了,BT学院正式学员比较好的是,买课就送带读课和18年的录播课程,这个能让自己不断地磨耳朵,适应老师上课的语速。并且买课后就赠送了全套18年的备考资料,这时候看看讲义,听听课,能让自己形成对CPA的大致印象,提早入门,熟知CPA。开课后是完全跟着彬哥课程的节奏走的,具体的学习体验和安排计划如下: 3月开始听彬哥开课,第一轮复习就是跟着彬哥的进度,听彬哥讲课,看讲义,做章节题。因为自己基础太差了,彬哥上课刚开始对我来说,一节课传授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候自己会适应不了,课后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消化。刚开始是一段很痛苦的经历,那时候纯靠彬哥在群内的鸡汤和每天提醒自己备考CPA是为了什么而坚持下来的!对这里要说的是,BT学院课程都有监督服务的,买课后就进入班主任群了,每天班主任会在群内发布任务,跟我们说要听什么课,要做哪些习题,讲义要复习到哪,晨读没有。彬哥也天天说要学习啊,反正就是有种感觉,回到了高中时候,非常紧迫的冲刺学习感!刚开始还被特殊照顾了几次,就是几天没打卡,然后被班主任打电话,微信轰炸给搞回去了!怕了怕了,这种待遇和高三班主任有得一拼!对于零基础的我来说,刚开始还是挺难的,但是班级群内学习氛围真的异常好,天天其他考霸都在分享说完成了任务,还提前预习了,复习时间达9小时。这种氛围下,不学习太难了!那时候就想试试看吧,最开始每天完成任务至少要花费6小时以上。不过这种高压力的学习氛围下,自己的学习习惯也慢慢养成了,从刚开始一坐下看书就如坐针灸,到后来不学习就有种愧疚感,慢慢的适应了学习的氛围,每天在群内打开汇报学习情况的时候,都有种很强的自豪感!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一个月后,我完整的适应了这节奏,虽然每天复习的很累,但是复习下来,对备考越来越有自信,这种自信不单单是体现在过关CPA上面,在生活中自己也慢慢有了这种感觉,以前对有难度的工作内容总会敬而远之,但是备考CPA给了我自信,我能从容的去接受这些挑战了!到了7月下旬最后一节课结束了, 9月开始复习课程,直播+录播的形式,每天看彬妈碎碎念,按照彬妈的要求,做真题册,一路听彬哥的,什么真题法,三遍法,一路坚持下去,不断地画框架,不断地做题,记录错题本,看着屏幕上测试红色区域越来越少,我渐渐对考试有了一定的信心。 三、结尾最后走上考场的时候,我实话,我是特别紧张的。很害怕考场失利,过去一年的坚持都变成泡沫。但是这两天彬哥一直在群里在公众号,在微博,在私信等一切我们能看到的地方,无数次提醒我们要干嘛,要坚持下去,不断的提醒我们,做到问心无愧就好,相信自己,仿佛回到了高考时候一个个老师在考场前为自己加油的时刻,带着感动,带着决心,踏上了考场,很平静的写完了自己会的题目。最后听着彬哥的陪伴考后回家旅途的直播问答回家了! 人生还很长,还是要好好继续修炼自己。 今年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还很漫长。希望这一年收获的思维、心态、处事态度,在未来的人生可以受益终身。感谢彬哥,感谢BT,让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继续前行!

CPA备建议考详情如下:从零基础考生到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这是一条漫长的路,试试以下方法,看能够有帮助:第一步,建立基本的会计理论基础,这对一个没有接触过会计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其实,会计实务本身并不是很难的,或者说相对简单的。这个前提是必须通晓会计理论知识。为了建立这个基础,推荐看看《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人民大学出版的书籍不错,切记一点,不要因为前面理论的东西,就直接跳过去看实务。第二步,掌握基础的会计实务,一旦有了会计理论知识,去学习那些基础的会计实务知识,就显得很轻松。学习的过程中,切记不要只是看书,要尝试着去写会计分录,过账,试算,以及做报表,这些个基础的东西都会了,就可以往纵深发展了,这个阶段,仍然可以使用《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大学常用的教材)或者《初级会计实务》(会计人员考试的辅导用书)。第三步,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接下来可以学习一下《中级会计实务》(会计人员考中级的书籍),中级会计实务主要是针对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这是一个难度相对较高的内容,比如所所得税会计、融资租赁、资产重组、合并报表、差错更正等等。《中级会计实务》里面的账务处理依据基本上按照《会计准则》来做的,对后面对准确的学习和CPA考试有很大的帮助。当然,也可以学习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用书《会计》,只是这个难度稍为大一些。过程中,可以穿插学习一些《会计准则》和《指南》,有助于理解中级会计实务。第四步,如果前面都完成的很OK,那么,恭喜,成功一小半了。光有会计知识是不够的,如果要考CPA的话,了解税法(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以及小税种)、经济法(公司法、合同法、票据法等等)、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等等)、审计(审计理论、内控测试、实质测试等等)、风险治理等方面的内容。(具体的学习内容不赘述)相应的书籍可以参考CPA的考试用书。特别提醒:会计是一门和实务结合的非常紧密的学科,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练习。挑选一家专业的网校课程对通过考试也有极大的帮助,毕竟6门考试,5年过关,漫漫征程,坚持努力才能成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743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