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公司出口退税账务处理如下所示:
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的销售实现时间的确定
出口货物的销售实现时间,不论是何种运输方式(海、陆、空、邮),均以取得运单并向银行办理交单后,作为出口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
2、外贸公司出口退税(增值税)核算
外贸公司出口货物必须单独设账核算购进金额和进项金额,如购进货物当时不能确定用于出口或内销,一律记入出口库存账,内销时从出口库存账转入内销库存账。
(1)购进出口货物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出口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货物出口后,根据征税率与退税率的差率,计算征退税差额及应收出口退税额是的会计分录如下所示:
借:主营业务成本(征退税差额)
应收出口退税
贷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移)
——应付增值税(出口退税)
(3)收到出口退税时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方:应收出口退税
3、外贸公司出口退税(消费税)的核算
对外贸易公司自行出口应税消费品的,应当在应税消费品申报出口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已缴纳的消费税。
(1)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可以登记为:
借: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
信用:主要业务成本
(2)会计分录可以以下列方式记帐:
借:银行存款
贷项: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
进口是出口:出口退税是指已对出口商品征收的国内税部分或全部退还给出口商的一种措施,这也是国际惯例。
1994年1月1日开始的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对增值税纳税人出口商品的增值税税率为零,对于出口商品,不但在出口环节征税,税务机关返回商品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的税收负担,使出口商品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的规定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企业产品出口时,税务机关按进项税额为企业办理出口商品退税。
由于税收减免等原因,商品的进项税额往往不等于实际税收负担,如果按照出口商品的进项税额退税,税也会减少更多的退款问题,因此有一个计算出口货物应退税速度——出口退税税率。
扩展资料:
实施出口退税有两种方式:
1、外贸企业对出口货物实行免征退税措施,即对出口货物的销售免征增值税,出口货物在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已缴纳的增值税予以退税;
2、生产企业或委托出口的货物实施豁免,信贷,退税措施,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的联系,出口原材料的购进货物,包装和其他包含增值税允许抵消应纳税额的国内销售,不能完全抵消部分给予退税。
出口退税实行计划管理。财政部每年在中央预算中安排出口退税计划,由国家税务总局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允许超额计划退税,当年的计划下一年度不得结转使用。
对出口企业的退税实行计算机电子管理。“港口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自2003年起通过计算机应用、审批,投入使用。出口退税单证,如报关单、外汇核销单证等,均与签发单证的政府机构的信息进行核对,保证了申报单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进出口退税
内销和不退税部分不涉及出口退税,按正常销售并结转成本处理,出口退税部分须做:1、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2、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按主营业务收入*(17%-13%)3、计算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通常为负数计算免抵退应退税额:出口退税的主营业务收入(即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13%若应纳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应纳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做分录: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若免抵退税额小于应纳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0,无须另做分录。4、出口退税部分成本结转为: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等5、下月申报审批后,做分录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按审批的应退税额以后收到退税款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就可以了。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联系我。希望能帮上您。
一、计算方法(一)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二)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三)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1、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2、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四)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二、分录架构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额FOB×征退税率-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应退税额: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应退税额)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退税额)免抵税额: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免抵额)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额)收到退税款借:银行存款货: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