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年的考研报考中,MPAcc复试会计的难度是不同的,主要取决于复试比。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有两个同学注定要当炮灰。有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1.5,甚至1:2。复试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说明两个问题: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还以西南财经大学MPAcc为例,今年进入复试的有1146人,最终全日制只录取150人(不包含调剂、专项计划等),复试比接近1:8。因此MPAcc复试难度主要取决于报考的学校。关于MPAcc的更多信息,推荐咨询下社科赛斯考研社科赛斯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立分校近40家,整合近千所考研院校资源,汇总全国260余家MPAcc招生院校信息。社科赛斯MPAcc考试辅导班型有:词汇提高班、基础梳理班、系统强化班、模考讲评班、串讲点题班、笔试全程联报精品班、线上全程直播精品课、导学班、暑假集训营、秋季集训营、冬季集训营、考前冲刺营、复试集训营。社科赛斯成立十九年以来,凭借行业优秀的师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严谨的教学服务理念以及良好的院校关系,累计帮助数万名学员顺利考取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985、211高校以及众多国家、行业、地区高校。
都知道社会很需要管理会计,所以我们一定要学管理会计。这已经不是你想不想学,而是你一定要学才跟的上。那么怎么学呢,到底管理会计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百年的协会百年的管理会计组织官方就发布了“管理会计胜任力框架”。什么是胜任力?就是你要能够具备会计法里所说的岗位具备的能力。管理会计胜任力框架说的是什么?阐述了是如果你要在企业里面成为一个价值创造型的会计,你需要掌握五大阶段的能力。哪五大阶段呢?规划与报告、决策、科技、运营、领导力。第一阶段:Planning&Reporting 规划与报告,所谓报告就是核算型会计,就是做账。Planning就是规划,你要帮公司做预算,做资金预测,这就升级了,这个就与核算型会计有所区别了。第二阶段:Decision Making 决策,你要帮企业做一些投资的决策,做一些运营资金的决策,做一些融资的决策。第三至第五阶段:要以信息化为前提,科技,Operations以业务流程为基础,熟悉企业的运营,同时要学会进行有效的沟通并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这个叫科技运营领导力。而这三个阶段完全和IMA-MACC的三本教材所讲内容完全吻合,这也正是说明我们学习IMA-MACC的必要性!
我们学习MACC并不是生搬俗套,在你的脑袋中不断地注入需要死记硬背的官方词汇及生硬的知识点。而是通过实战、通过沙盘+教材的模式,让你身临其境地去体验一个企业所需要的能力。学完MACC管理会计后你就和核算型和报税一样,你的脑子里就有套路了。出去到企业里就可以直接应用了。但是每个企业的运营是不一样的,你要学会举一反三,就像我们的核算型会计,你学了之后,你会发现每个行业还有些小差异,但是MACC管理会计是通用的管理会计能力,并且是具有普适性的。
MACC 不难,通过率据说95%以上。这个证书以学习为主,但是IMA不承认这个证书了。国内管理会计MAT是由财政部指导,中总协以《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以及《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文件为依据,将总会计师行业建设与中央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主动融入管理会计改革,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推出“管理会计师专业能力培训项目”。以上内容来自中总协官网。在财政部官网上也可以找到中总协的相关信息,和中注协是一样的。提到CMA,是美国的证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与国家外专局相继终止和IMA的合作,IMA就是CMA的发证单位,这其实也是必然的,中国作为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第一大经济体,是完全有能力打造自己的管理会计师体系,如果管理会计师体系有外来证书进行补充,那中国财务体系是不完整的。所以说,证书是国家指导的,也适合会计转型升级的能力要求。可以考虑一下,目前考试难度也不大。准备一个月就能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