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专门设置了1606“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企业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二、处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1、核销转出被处置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借: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已提折旧额)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差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账面原值)2、清理过程中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处置不动产按收入的5%计算缴纳) 或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处置使用过的有形动产小规模纳税人按2%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3、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借:银行存款、现金、原材料等 贷:固定资产清理4、处置完毕结转净损益,结转后“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没有余额(1)结转净损失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2)结转净损失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三、详细内容可参看2015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教材《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的有关章节。
答案:
固定资产折旧完之后,若是继续使用,不需要做会计处理,在固定资产明细账中登记就可以。若是报废,需要做以下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处置:
1.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有的话)
贷:固定资产
2.发生的清理费用等
借: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
(1)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
4.保险或过失人赔偿的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因固定资产已丧失使用功能或因自然灾害发生毁损等原因而报废清理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收支。
因出售、转让等原因产生的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应计入资产处置收益。
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请查阅
行政管理部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计入什么科目
固定资产折旧怎么算
要想通过初级会计,就要熟悉初级会计公式,想要提分的朋友们请了解获取初级会计实务必背公式大全
了解更多财务会计问答、名师课程、考试干货,可以了解查看环球快问会计问答频道。
关注环球网校快问固定资产折旧完后的账务处理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知识点: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①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
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原价*月折旧率=年折旧额/12
实用公式:
年折旧额=(原价-净残值)÷使用年限
=原价×(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注意:折旧年度是指“以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的月份为始计算的1个年度期间”,如某公司3月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其折旧年度为“从4月至第二年3月的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