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对培训费的规定

feion1992024-07-25  0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贷:银行存款通常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都是有贷方余额的。如果你公司的职工教育经费科目没有贷方余额那就要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贷:银行存款

培训费属于应付职工薪酬中的职工教育经费。

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贷:库存现金

借:管理费用

贷: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企业培训费属于"职工教育经费"核算的内容,根据会计准则规定记入当期损益,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可以当期抵扣,但超过部分则在以后期间抵扣,需要做纳税调整确认递延。

扩展资料:

培训费社会集资:

1、可由政府通过税收的方式征收培训费。其次,由国家组织、社会统筹各企业出资赞助。

2、新加坡政府规定,所有企事业单位,都要向国家上缴技能发展基金,凡开展员工培训的,则可向国家申请技能发展基金,培训多得到的经费也多。不培训的则白缴技能发展基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新加坡企事业单位的培训工作。

3、美国联邦政府用于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失业保险金(加拿大称为就业保障金)。另外,美国还将财政预算的3%用于就业服务。作为就业培训的重要的战略之一。为鼓励小企业培训,目前,美国政府正在尝试通过提高部分资金资助,鼓励中小企业联合办培训。

4、美国和加拿大政府,在培训资金使用方式上主要采用政府制定培训就业项目,公司的培训只有参加这些项目才能得到培训经费;这种投入方式带来补贴或“购买”的特征,相当灵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培训经费

培训费既不属于劳务费也不属于服务费,属于咨询费的一种形式,和劳务费、服务费是并列关系,都属于交纳营业税的范畴。而服务费就是服务行业提供给一定业务之后所收取的费用,而所开的发票,是针对非增值税的一些劳务等而言的。一、咨询费 指委托人就相关事项从咨询人员或公司获得意见或建议而支付的报酬。如向律师或律师事务所咨询相关法律问题而支付咨询费,向税务师咨询相关税务问题而支付咨询费等,这类专业人员或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医师、药师、化工师、教师、管理师、营销策划师、广告策划师、ISO咨询师等,以及向虽没有国家认可的相关职称,但可以提供相关信息的人员支付的信息费亦可以列入咨询费支出,咨询费可列入企业管理费用,在税前列支。咨询费一般以咨询问题产生的收益来定价。比例因时因事因人而异,高的可达50%,一般的在10%以内。二、服务费服务费是指利用设备、工具、场所、信息或技能等为社会提供劳务、服务的业务。我国的服务业,按照国民经济部门分类,是指第三产业中的一部分,它包括饮食、住宿、旅游、仓储、寄存、租赁、广告、各种代理服务、提供劳务、理发、照相、浴池以及各类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等业务。服务费的税收的税率是以总价来征收,和增值税不同计税。服务业的征税范围包括:代理业、旅店业、饮食业、旅游业、仓储业、租赁业、广告业、其他服务业。三、咨询费的注意事项⑴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参与该计划及项目、课题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⑵专家咨询费标准:以会议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一般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500-800 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300-500 元/人天的标准执行。会期超过两天的,第三天及以后的咨询费标准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300-400 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200-300元/人天执行;以通讯形式组织的咨询,专家咨询费的开支一般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60-100 元/人次、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40-80 元/人次的标准执行。四、咨询费、劳务费、服务费的税率咨询费、劳务费、服务费都属于交纳营业税的范畴 ;按照咨询费、劳务费、服务费的实际收入额交纳5%的营业税;再按营业税额交纳7%的城建税(郊区为5%);再按营业税额交纳3%的教育费附加;以上为咨询费、劳务费、服务费应交纳的流转税。

税法上的规定如下:国税函[2009]98号文件第九条规定: 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四)项所称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前款所说的筹建期,是指从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支出。

新会计准则上的规定: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开办费不再通过长期待摊费用进行核算,而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因为开办费不符合新准则资产的定义。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

第三章资产 第二十条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前款所指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第二十一条符合本准则第二十条规定的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一)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二十二条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帐务处理二、主要账务处理6602 管理费用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等。

企业(商品流通)管理费用不多的,可不设置本科目,本科目的核算内容可并入“销售费用”科目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也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管理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在实际发生时,借记本科目(开办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三)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业务招待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技术转让费、研究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研发支出”等科目。

按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728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