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预防错账

feion1992024-07-25  1

会计错账处理的注意事项及调账方法

会计错账处理的注意事项及调账方法有哪些你知道吗?你对会计错账处理的注意事项及调账方法了解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会计错账处理的注意事项及调账方法,欢迎阅读。

(一)会计错账处理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观察错账发生时间与错账发现时间是否为同一会计期间,两者在同一会计期间(同月)和不在同一会计期间(跨月、跨年),调账方法各异。

2、注意发现错账时,当月是否已结账。错账发生后,当月结账前发现和当月结账后发现,调账方法亦有所不同。

3、注意错账的发生是否为技术因素所致,还是违反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还是对经济政策、法规、制度误解或误用所致?

(二)调账方法

1、当月结账前发生的错账

对于当月结账前发生的错账,一般可采用红字更正法(直接冲销法)、补充登记法直接调账,不必考虑是否影响利润的增减变化。

2、不影响当期利润增减变动的错账调账方法

对于当期结账前发生,当期结账后进行调账时对当期利润不产生影响的错账,一般也可采用红字更正法(差额冲销法)、补充登记法进行调账,不必考虑业务发生时间和发现错账调整时间。

3、影响当期利润增减变动的错账调账方法

对于当期结账前发生,当期结账后进行调账时对当期利润产生影响的错账。通常有两种情况:第一,如果属于决算年度内发生,而在年终决算日前某月进行调账(跨月调账),一般通过“利润分配”账户进行调账,利润调增在该账户贷方,利润调减在该账户借方;第二,如果属于决算年度内发生,而在年终决算日后进行调账(跨年调账),一般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进行调账,利润调增在该账户贷方,利润调减在该账户借方。在上述两种情况下,调整利润的同时,还需调整相关账户,如“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或“应付股利”等账户。

一、要有会计出纳两个人,实行钱账分管。这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也是内部控制规范中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的要求。其作用是可以降低舞弊风险和差错风险。是保证提高经营效率,保护财产安全以及增强会计数据可靠性的重要条件。二、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风险,应当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不相容职务分离是内部控制最基本的要求。不相容职务分离基于两个假设: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种错误的概率要低于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犯该种错误的概率;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舞弊的可能性。因此不相容职务分离可以降低舞弊风险和差错风险。三、会计岗位职责规定,出纳负责库存现金的保管,货币资金收付,办理银行存款业务,登记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等工作。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而会计负责总账(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总账)的登记、编制报表等。两者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如:1、期末,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要与现金、银行存款总账相互核对相符。由两个人依据同一张记账凭证分别登记日记账和总账。如果金额不符,要进行账证核对,就可以及时发现其中一人或两人的错误,防止发生做假账的风险。2、期末,收会计到银行取回对账单,与出纳的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对,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如果不符,应检查原因。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出纳在办理银行存款结算业务中可能产生的舞弊或差错。3、有关收付款的业务,由会计填制相应的收付款凭证,由出纳具体进行货款的收付,以降低资金收付中产生的舞弊风险。4、印章和票据的保管。出纳保管支票,而印章应由会计或其他责任人保管,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收支的全过程。…………

会计造假的防范措施? 如今,会计资料的告假手段越来越高明,也变的越来越复杂。如果只是从原始凭证上来看:虚假的出库单、虚假的入库单、虚假的购货发票、虚假的成本计算单、虚假的保管账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还有很多企业是使用假账真算的方法,在一开始就是虚假的原始凭证上进行核算。然后按照真实的经济业务凭证来进来操作。这些造假形为可以说是防不胜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治理: 1.加强会计、税收及相关法规的学习宣传。针对于会计人员教育方面尤其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从思想上、制度上杜绝会计报表造假行为的发生。 2.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会计人员的观念也在转变,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和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可以说是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一种道德的进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拥有庞大的会计人员队伍,这支队伍的定理不能仅靠凭着良心的职业道德,还要依赖健全的法规法制来约束,建立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对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市场经济中参与各方的会计信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 。相关的财政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有些规定,做好如下几点工作:(1)、定期对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给会计人员灌输造假的法律意识与业务的处理技能。(2)、对于那些没有尽责的会计人员,需吊销他们的从业资格,让其不能再从事相关会计岗位工作。(3)、对企业会计人员实行资格证书管理制度。业主聘用会计人员必须达到一定学历、持有国家财政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否则惩罚业主。在大量大中专经济类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的情况下,此项工作实行起来并不困难,只要在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方面规范企业,大中专毕业生是愿意到企业去工作的。 4健全法律规范体系,加大会计信息造假的惩处力度 (1)、对于会计造假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尽量减少造假现象的发生。(2)、制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完善的法律法规。 (3)、提高执法效果,权责分清,惩罚对象和标准准确。 (4)、增加对会计人员进行保护的机制和环境,摆脱受制于领导局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728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