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会计环境会计

feion1992024-07-25  0

双碳的含义是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是有世界意义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对现行社会经济体系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各地方各部门更要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双碳”目标的提出将把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之一。

简介

“双碳”目标是我国按照《巴黎协定》规定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强化目标以及面向21世纪中叶的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表现为二氧化碳排放(广义的碳排放包括所有温室气体)水平由快到慢不断攀升、在年增长率为零的拐点处波动后持续下降,直到人为排放源和吸收汇相抵。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从相对脱钩走向绝对脱钩的过程。

双碳是中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简称“双碳”战略目标),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要实现这一目标,万都时代认为,应该全员行动起来。其中建筑碳减排也是其中重要一环,而绿色建筑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手段。

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排放的持续增加,将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大陆被淹没。同时还会造成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等。因此,如何保护地球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ESG)的理念也被更广泛地接受。为达成《巴黎协定》所设定的目标,进一步推动全球碳减排则成为关键任务。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已经设置了自身的碳减排与碳中和目标,中国也已经设定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30·60”目标。

双碳目标的含义与意义分别是:

1、双碳目标的含义是:狭义上的双碳即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达到平衡状态,广义上的双碳即为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吸收量达到平衡状态。

双碳的目标就是在确定的年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吸收量平衡。双碳机理即为通过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通过CCUS(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生物能源等技术以及造林/再造林等方式增加二氧化碳吸收。

2、双碳目标的意义是:“双碳”目标对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具有引领性、系统性,可以带来环境质量改善和产业发展的多重效应。着眼于降低碳排放,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助推高质量发展。

突出降低碳排放,有利于传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协同治理,使环境质量改善与温室气体控制产生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强调降低碳排放人人有责,有利于推动形成绿色简约的生活方式,降低物质产品消耗和浪费,实现节能减污降碳。

双碳目标的发展趋势是:

1、“双碳”是长期性的,不是运动式、短暂的:过去一年,“运动式”的减碳浪潮迭起,不考虑实际生产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拉闸限电”则导致部分企业错峰生产或停产,局地居民生活受到影响。

2、“双碳”引发的经济短期阵痛在所难免:我国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必然要承受一定的代价。我国当前仍处于碳排放上升阶段,因而我国“碳中和”之路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将更陡峭,“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的生产结构变化也更为快速和剧烈。

3、脱碳之路“开源”重于“节流:我国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会进一步发展工业,但同时全球性环境问题又使得中国不得不进行碳排放的限制。

4、清洁能源是大趋势,但短期面临储能技术和成本问题:降低化石能源使用,取而以清洁能源代之的做法势在必行。目前火力发电仍是最主要来源(占比超70%),而煤是火电的主要原料。

5、碳交易市场处于起步期,将突出金融属性:碳金融交易通过碳排放外部成本内部化来解决碳排放的负外部性问题,从而实现碳减排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72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