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重分类调整调表不调账,即不调整明细账和总账,只调整报表项目余额即可。具体说来,它根据会计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而非总账余额而定,当资产类往来会计科目期末出现贷方余额时,这时不再是债权而是一种债务,应重新分类到负债类科目;反之,当负债类往来科目期末出现借方余额时,这时不再是一种债务而是一种债权,应重新分类到资产类科目中去。【例】某公司年度资产负债表中部分账户总账和明细账余额如下:(单位:百万元)应收款项--应收账款(甲公司)500应付款项--应付账款(甲公司)200(乙公司)(50)(乙公司)(70)(丙公司)250--其他应付款(甲公司)50(丁公司)10(乙公司)(5)--其它应收款(甲公司)52(丙公司)25(乙公司)20(丁公司)10(丙公司)(2)--预收账款(甲公司)100--预付账款(甲公司)75(乙公司)86(乙公司)(5)(丙公司)(16)合计850合计380调整分录:1)借:应收款项————应收账款(乙公司)——其他应收款(丙公司)——预付账款(乙公司)贷:应付款项——应收账款(乙公司)——其他应付款(丙公司)——预付账款(乙公司)2)借:应收款项——应收账款(丙公司)——其他应收款(乙公司)——预付账款(乙公司)贷:应付款项--应付账款(乙公司)--其他应付款(乙公司)--预收账款(丙公司)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正确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如下:调整后:应收款项--应收账款(甲公司)应付款项--应付账款(甲公司)(丙公司)(乙公司)(丁公司)--其他应付款(甲公司)--其它应收款(甲公司)(丙公司)(乙公司)(丁公司)--预付账款(甲公司)--预收账款(甲公司)
一般是往来帐可以 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付款如:银行存款1000贷;应收账款1000应收账款出现贷方余额 (-1000)他的实质就是多收人家的钱了 因为应收账款是资产类的 余额是在借方所以重分类 分录借:应收账款1000贷;预收账款
报表中涉及重分类的科目如下: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数+预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数一计提的相应的坏账准备计算填列;
“预收款项”=应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预收账款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计算填列;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预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计算填列;
“预付款项”=根据应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数+预付账款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数计算填列;
“其他应收款”=根据其他应收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数+其他应付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数一计提的相应的坏账准备计算填列;
“其他应付款”=根据其他应收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其他应付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计算填列。
重分类解释:
重分类调表不调账,即不调整明细账和总账,只调整报表项目余额。具体说来,它根据会计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而非总账余额(净值)而定,当资产类往来会计科目期末出现贷方余额时,这时不再是债权而是一种债务,应重新分类到负债类科目;反之,当负债类往来科目期末出现借方余额时,这时不再是一种债务而是一种债权,应重新分类到资产类科目中去。
如果不这样进行重分类而直接以总账余额反映到会计报表当中,则不能反映资产负债的本来面目,甚至导致财务指标异常。比如,应收账款某一明细科目期末出现贷方余额,这时应将它重分类到预收账款当中。
同理,应付账款某一明细科目期末出现借方余额,这时应将它重分类到预付账款当中。因此,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为重分类的对应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