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会计借贷知识

feion1992024-07-25  0

在会计中“借”“贷”没有具体含义,只是一个符号。举例,老板出差去美国,买机票两张,银行转账支付。影响科目:管理费用(费用,等式左侧,借增贷减)、银行存款(资产,等式左侧,借增贷减)。影响方式:管理费用增加——借方,银行存款减少——贷方。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拓展资料:借贷释义:1.将钱物借给他人。 宋叶适《故昭庆军承宣使崇国赵公行状》:“民业耕者,田主借贷之。”《金史·熙宗纪》:“﹝ 皇统 四年﹞十月壬辰,立借贷饥民酬赏格。”2.向人借用钱物。 明唐顺之《与胡梅林总督书》三:“弟亦搜括家赀,并借贷,仅得银五百两,通公所给,是千金而已。” 巴金 《利娜》上:“他没有这笔钱,因此只得向押款银行借贷。”温馨提示:为确保个人权益,债权人应注意:①金钱借贷应立借据或书面契约②金钱借贷书面记载要详明③金钱交付应有凭证④要寻求借款的保证

资产类科目期初余额一般都在借方,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但备抵与附加类科目除外,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因为是备抵,因此期初余额在贷方,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又如商品进销差价,材料成本差异,这类是备抵附加科目,需要跟据企业的经济实质,可能借方增,贷方减,也可能相反。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是期初余额在贷方,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收入与负债类同,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但没有期初数。

成本与资产类同,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也没有期初数。而利润就是收入-成本。

本期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

拿资产来说就是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如果是正数那么就是借方,如果是负数,就是贷方。

而负债就是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如果是正数那么就是贷方,如果是负数,就是借方。

是累计摊销,也是资产备抵科目的一种,跟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一样,贷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减少。

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

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而转为为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只表明记账的方向,成为了一种专门的会计术语。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

明细账也称明细分类账,是按明细分类账户开设的、用来分类登记某类经济业务详细情况、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账簿。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统称分类账,是按照账户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账簿。

参考资料:借贷记账法_百度百科

借贷帐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帐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决定。可以分为四类:

1、 资产类帐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

2、 权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帐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额记借方,期末如有余额在贷方。

3、 成本费用类帐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一般无余额,如有余额在借方。

4、 收入、利润类帐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利润结转后期末应无余额。

借和贷:是会计借贷记帐法中的记帐符号。不管什么行业,会计的记账方法、记账原理、记账规则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借贷方式只是企业的一种记账方法。

扩展资料:

借据或借贷契约,宜清楚载明下列事项:

1.借贷双方当事人的名称。

2.借款的全额与币别。如:“新台币壹拾贰万元整”。

3.借款的期限。如:以“借款期限自借款日起\个月”或“借款期限自公元/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等字句来表示

4.利息的约定。把利率和支付方法表示清楚。如:“年利率10%”“自借款日起于每个月的第五天支付”。

5.违约金的约定。如:“借款人如有违约情事发生,应就借款金额按日支付每万元每日伍元计算之违约金。”

6.立据日期。

7.借款人的亲自签名。

为了确保贷款的安全回收,最好能有可靠的担保,一般借贷的担保有以下三种方法:

1.取得抵押权。由借款人提供不动产,为贷款人设定优先受偿的物权,并至地政事务所办理抵押权设定登记。

2.取得质权。由借款人拿动产或权利(如珠实、古董;股票、公司债券等)给贷款人作担保。

3.找连带保证人。在契约上注明“连带保证人连带保证借款人***切实履行贷款契约各条款之约定”,并由连带保证人在契约上亲自签名盖章。

融资租赁和借贷是完全不同的法律关系:

(1)借贷契约是贷款人将货币所有权转移给借款人,借款人则归还相同数额的货币并附加利息;在融资租赁交易中,出租人并未将货币所有权交给承租人,而是交给了供应商(他们之间构成买卖关系),承租人支付的租金构成也复杂于借贷契约还本付息的简单结构。

(2)按照借贷契约,借款人用借入资金购买的设备具有所有权,与贷款人无关;在融资租赁交易中,不能无视物件使用关系的存在,且该物件使用关系属于债权关系性质,出租人始终具有设备的所有权,并且可以对抗第三人(包括其他债权人)。

(3)期末租赁物件选择权的存在与借贷契约说相矛盾,在融资租赁交易中,租期结束后承租人有三种选择权,退还租赁物、续租或购买,而在借贷契约中,本息还完后即表明契约自行终止,抵押品只能无条件退还借款人。

(4)借贷契约说将导致融资租赁适用利率管制法规,实际上,租金的构成与利息计算方法完全不同,而要复杂得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借贷

关于借贷记账法,是从事会计工作或学习会计知识的入门知识,必须掌握,没有任何缓和余地。所谓的借与贷,就像一个天平,两端总是相等的,没有例外。以下我给你详细说说,请仔细阅读几遍,便于你掌握。关于会计要素,会计中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六要素。说直白点,资产——你拥有的东西;负债——你欠别人的;所有者权益——你拥有的减掉欠别人的剩下的;收入——你的工资和兼职薪金;费用——你每月的开销用度;利润——你的每月工资减掉开销用度剩下的。比如你月工资3000元,一个月花1000元吃饭,还某人500元,花800元买了个平板,剩下700元。3000就是收入,1000就是费用,500就是负债,800元买的平板就是资产,剩下的700就是利润,如果还要交个税的话,交完税之后剩下的就是所有者权益。关于借贷记账法,原理是一项业务会导致借与贷两侧的变化,可能是同时增加、同时减少或者一增一减。比如你拿钱去买资产,银行存款减少了,固定资产或存货增加了,这就是资产内部的一增一减。比如你拿钱去还债,银行存款减少了,负债也减少了,这就是资产与负债的一增一减。重点就是借贷双方永远是相等的,没有例外,如果有,那就是做错题或做错账了。下面我给你写几个分录,你感受一下。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股本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这里好像不能有空格,正常做账或做题时,贷需要在借:的右下方,对齐。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借贷记账法。然后再说一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些,与做账的科目还有点区别,会计科目就是上面做账时,借贷双方的那个名字(银行存款),而会计上的科目,分为六种,资产类、负债类、损益类(大致就是损类:费用;益类:收入)、成本类、所有者权益类、共同类(涉及很少)。这6种科目在借与贷双方表示的增与减是有硬性规定的。借增贷减:资产类、成本类、损益类中的损,即资、成、费;借减贷增: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中的益,即收、负、所。这些必须要记住,了解这些后,你在做题时或做账时就不会做错了。期望我的回答给予你一定的帮助,如果满意的话请采纳!谢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71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