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1.会计目标侧重于满足预算管理的需要,兼顾内部管理需要和其他信息需要。2.会计核算基础以收付实现制为主。3.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4.某些具体业务的会计核算不同于企业会计,主要如: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购入固定资产记录“双分录”等。5.会计报表较为简单,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资产负债表月报的平衡等式通常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具有上述五个特点。总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过程,反映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国家预算情况的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机关、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反映和监督政府财政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活动情况的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和各类事业单位业务资金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连续、完整、系统的反映和监督,借以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事业单位出资者提供的资金不具有营利性、增值性,但具有限制性,并且有关财政资金的收支项目要适应国家预算管理的要求。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4、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大类,而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5、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采用的是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2)会计要素构成不同。预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人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和利润。即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在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3)会计等式不同。预算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净资产;企业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4)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在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对应;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办法;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没有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等。这些均与企业会计有明显差异。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是收入和支出,很简单!企业单位有些要核算成本!很复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采用的是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l)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2)会计要素构成不同。预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人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和利润。即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在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3)会计等式不同。预算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净资产;企业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4)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在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对应;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办法;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没有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等。这些均与企业会计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