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注协共有注册会计师101376人。从地区分布情况看,北京注册会计师数量最多,有12762人,占全国总数的12.73%;排名第二的是广东,有9028人(其中深圳3054人);第三是四川,有6356人。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注协非执业会员共有113715人(其中,外国及港澳台地区非执业会员537人)。注册会计师不分高级、中级。只分为执业注册会计师和非执业会员。按全国人口15亿测算,注册会计师20万人占0.013%。
金字塔型,越往上人越少。最基层的就是会计从业人员啦,不过大家慢慢往上走的,不同的是有的慢慢不走了,不过不见得实际业务水平就停止了,因为,经验还是很重要。
注册会计师全科合格15.6万人,高级会计师8万人,中级会计师151万人
注册会计师考试(也称CPA考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设立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担任注册会计师和审计类岗位必须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统一颁发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可以从事相关工作。
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于1991年首次举办。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于2006年首次在欧洲地区开设考场。共青团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团委)按照全国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和《青年文明号活动管理办法》要求,启动"2017-2018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
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公式和注会比谁多?对于很多想同时备考CPA和中级会计考试的小伙伴来说,提前了解两门考试相同科目的异同非常重要。那么,中级会计“财务管理”中有很多公式吗?和注会有啥差别?小编今天带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请注意,CPA的财务管理公式比中级财务管理公式要多。
首先,从教材的内容来看,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有10章,《财务成本管理》有21章,Note的计算和难度会大于中级会计。两门课程重复章节较多,相似度较高。CPA的财务管理基本上包括了中级财务管理的全部内容。中级《财务管理》的内容仅占CPA《财务成本管理》内容的五分之二,剩下的五分之三是CPA独有的。
其次,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中存在企业价值评价和期权评价两大难点,而中级财务管理则没有这两部分的内容。 同时,注册会计师的财务管理不像中级财务管理那样受限,财务管理的部分还包括成本核算的一部分,这部分也会带来计算和公式的记忆,所以里面的公式这个主题比中级财务管理越来越广泛。
最后,注册会计师考试和中级会计的重点也不同。 前者更侧重于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价值评估、资本预算(项目价值评估)、期权评估、其他长期融资、产品成本计算,而后者侧重于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以及 收入和分配管理。考试重点的不同导致前者比中级理财的计算考试要多,需要背的公式也多。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