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主要

feion1992024-07-25  2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管理会计的职能主要包括组织职能、规划职能、控制职能、评价职能四部分组成:第一,组织职能。其职能主要表现为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制订合理的、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和各项具体会计工作的处理程序.以便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进行*3化的配置与使用。第二,规划职能。其职能主要表现为在企业中管理会计发挥着规划经营目标的职能,其职能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编制各种预算与规划确定的。它应该在最终决策的基础之上,把确定好的有关经济目标分解到每一个相关预算当中。第三,控制职能。主要表现为在企业中管理会计履行着控制经济过程的作用,具体说,就是把企业经济过程的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进行有机地结合,根据提前确定的科学可行的种种标准,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与最初计划发生偏差的原因分析.可以及时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第四,评价职能。其职能主要表现为评价与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主要体现在事后根据各责任单位定期编制的业绩报告,将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分析来评价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的业绩,以便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正确处理分配关系,保证经济责任制的贯彻执行。

管理会计基本内容

一,管理会计的概念:

1,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要分支,主要服务于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相关信息,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要作用的

2, 管理会计的程序与方法灵活多样,是一种侧重于创造价值的“对内报告会计”,这也是其与财务会计主要的不同之处

二,管理会计产生与发展

在西方,管理会计萌芽于20世纪初,随着经济社会环境、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以及管理科学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演进,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20世纪20~50年代的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

二是20世纪50~80年代的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

三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强调价值创造阶段。

20世纪50年代,会计规范进一步深刻发展,为适应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以决策会计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正式通过“管理会计”这一专术语,标志着会计正式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

三 ,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任务和措施

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发布了《关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以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管理会计人才队伍、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化建设为主体,同时推动管理服务市场发展的“4+1”管理会计基和发展模式。其中,理论建设是基础,指引体系是保障,人才培养是关键,信息化是支撑,咨询服务是外部支持。该“指导意见”的出台,为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目前,建设我国管理会计体系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有

(1)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

(2)推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

(3)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4)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

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

1,基本指引的定位和作用

起统领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基本指引是将管理会计普遍规律上升标准,是对管理会计基本概念、基原则、基本方法、基本目标等内容的总结、提炼,但不对应用指引中未做出描述的新题提供处理依据

2.管理会计应用原则和应用主体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战略导向原则。管理会计的应用应以战略规划为导向,以持续创造价值为核心,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2)融合性原则。管理会计应嵌入单位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

(3)适应性原则。管理会计的应用应与单位应用环境和自身特征相适应。单位自特征包括单位性质、规模、发展阶段、管理模式、治理水平等。

(4)成本效益原则。管理会计的应用应权衡实施成本和预期效益,合理、有效地进管理会计应用。管理会计应用主体视管理决策主体确定,可以是单位整体,也可以是单位内部的责任中心。

3,管理会计要素

(1)应用环境。管理应用环境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用管理首先应充分了解和分其应用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内外经济、社会、文化、法律、技术等因素。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与管理会计建设和实施相关的价值创造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资源、信息系统等因素①价值创造模式。单位应准确分析和把握价值创造模式,推动财务与业务等的有机融合。

②组织架构。单位应根据组织架构特点,建立健全能够满足管理会计活动所需的由财务、业务等相关人员组成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设置管理会计机构组织开展管理会计工作

③管理模式。单位应根据管理模式确定责任主体,明确各层级以及各层级内的部门、岗位之间的管理会计责任权限,制定管理会实施方案,以落实管理会计责任④资源。单位应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做好资源保障工作,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效果,确保管理会计工作顺利开展。

④资源。单位应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做好资源保障工作,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效果。

⑤信息系统。单位应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系统规划。推进管理会计实施。

(2)管理会计活动。管理会计活动是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开展,是单位利用管理会计信息,运用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在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方面服务于单位管理需要的相关活动。

(3)工具方法。管理会计工作方法主要应用与以下领域: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

(4)信息与信息报告。管理会计信息包括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使用和生成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是管理会计报告的基本要素。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及其地位:

管理会计包括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三项基本内容。

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一个管理学名词。指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

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从财务会计单纯的核算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1、解析过去管理会计解析过去主要是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作进一步的加工、改制和延伸,使之更好地适应筹划未来和控制现在的需要。2、控制现在管理会计在控制方面的作用是通过一系列的指标体系,及时修正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使企业的经济活动严格按照决策预定的轨道卓有成效地进行。3、筹划未来预测与决策是筹划未来的主要形式,现代管理会计在这方面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丰富资料,严密地进行定量分析,帮助管理部门客观地掌握情况,从而提高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现代管理会计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这三方面的职能紧密结合在一起综合地发挥作用,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职能。扩展资料基本理论:1、管理会计的对象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以使用价值为基础的价值管理。从实质上讲,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管理体现经济效益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运动;从实践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复合。2、管理会计的目标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目标为:1)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2)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3、管理会计的职能预测、决策、规划(预算)、控制、评价4、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相关性、准确性、一贯性、客观性、灵活性、及时性、简明性、成本效益性5、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1)确认,即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作为适当的管理会计业务予以辨认。2)计量,即以货币或者其他度量单位对以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经营活动予以数量上的确定。3)归集,即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按严格、一贯的方法进行记录和分类。4)分析,对经济事项发生的内外环境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评价和确认。5)编报与解释,以适当的形式反映各信息需求者需要的信息。6)传递,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各级管理者或其他信息使用者。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管理会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709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