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会计税赋

feion1992024-07-25  1

在距今9000年左右,人类的捕猎方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了提高打猎效率,部落内部有着明确的分工。他们捕获的食物,要在留存够自己基本吃的那份后,全都交上来,重新分配。这部分由他们自己劳动,获得的食物,留存给自己必须的部分后,其余交上去的行为,我们将其称为公税,这也是至今为止,最古老的税种。

俺来回答:先质疑一下楼主应聘的这家公司,呵呵,这哪是招会计呀,整个一个考学生呢。不专业不说,给人的感觉还很幼稚。出这个题的 一看就是个会计白菜。建议楼主还是赶紧良禽择木而栖吧。回答:1、正式正规的企业,没有每个月做预算的,都是上年末做好下年全年的预算。每月考核预算执行情况。能做预算的种类多了。物料采购,原材料耗用,产成品损耗,制造费用的消耗等等,太多了。必须具体某一个具体细项。大到吊车、天车每天动几次,小到一把扫帚,一盒大头针的领用,一个包装袋的使用,都是有严格控制的。但是这个不是预算,是决算,这才是每个月成本会计应该干的。2、怎么控制成本,一个是看生产工艺是否有提升,次品率下降。一个是看在正常产量情况下,原材料、能源的消耗量,工人的工作量是否与产成品的数量合理配比。在考虑原材料的品质、生产机器的运行,工人的工作量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会计要通过每个批次的产量,来核算配比的消耗是否合理,并依据异常的数据提出改进意见。要么改进工艺(从工序、设备改进、物料使用量等方面考虑。对于实际生产过程不了解,呵呵,怎么提出整改意见)要么增强管理。3、企业没有正常的税负率一说,那是书本上的闲扯。工业企业的主要税负是销售成品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说句实话,上述这两个税种全部可控。也就是说,企业财务牛,零税赋率。呵呵,楼主信吗。比如本期销售量大,呵呵,多进点原材料,增值税负的好多,谁交谁呀。比如本期成品不好卖,企业自行降低售价,1元的成本,售价1.11,0.1就是消耗制造费,0.01是利润。这样,增值的0.11,加上一点库存原材料,应交增值税还是负的,呵呵,最牛的来个零。呵呵,企业所得税就更甭提了,本来年末有200W利润,职工改善下生活,发每人三四千块钱奖金,领导多点(职工都喝汤了,领导得吃肉呀),每人发个10W,8W的,好嘛,400人的一个工厂,还用交税吗?4、对于工业,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的范畴,应该遵循成本控制。而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的配比还是看产品的产量,以及销售完成情况。应该经营费用比例高些,管理费用低些。6比4基本合理,并没有非常严格之规。5、呵呵,如果楼主很想要目前这份并不很钱途光明的工作,就回答,出纳、记账、报税、成本这四个。呵呵,要是楼主牛,就回答,“嗯,就主管财务工作的厂长吧,小企业,俺也不计较了,将就将就得了。”6、不知道楼主这个会计指的是记账这个岗位呢,还是会计的统称。会计的职责与职能与具体岗位有关。主要工作就是本岗的本职工作。笼统的说会计的工作就是核算。哦,还包括一个莫名其妙的财务管理。呵呵,会计除了能管自己的数,在现实里还能管个P呀。真扯D。简单说各岗位,出纳的本职: 跑银行 报销;记账的不用说了吧,复核传票,记账;报税的就是 税票 报税;工业里的成本很重要,其实说白了就是 统计 统计产量与消耗量。至于总账报表,财务主管,都是总领财务工作全面的。7、新企业,会计的工作最先一部是选择适合这个企业的两则两制。两则在哪摆着呢,不用说。两制很重要,选择一种会计制度,然后依据会计制度制定企业将来执行的各项财务制度。确认了两制,开始建账。设定适合这个企业的全套会计账目,并选择记账方式。然后,配合筹备人员,选择开户银行,建立验资账户,完成验资流程。办理基本账户,领取基本户开户许可证。然后,去属地国税办理登记证,申请临时一般纳税人身份,购票等财务专属工作。然后只等正式生产开始,进入正常的工作流程了。呵呵,招聘的问题问的幼稚可笑,也显示出这个企业的水准不高。楼主可以尝试,入职后感脚一下。。。保证八九不离十。

1每个部门的成本预算一般是固定的。材料,2先要明白钱都花在哪方面,水,电,电话一般省不多少了。一般可以降低成本的有减少员工数量、缩短材料入库时间。3、这个你说了不算4、4:66这个关键是职业道德7先去工商,税务登记做筹建期间的费用

会计之最From 会计师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中国有关会计事项记载的文字,最早出现于商朝的甲骨文。 中国"会计"称号的命名,会计的职称均起源于西周。 中国会计机构最早设立于西周,设司会之职主管会计,为计官之长。 会计二字连用最初的基本涵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合核算。通过日积、月累到岁会的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 中国最早对会计进行论述与评价的著名人物的孔子,他曾主管仓库,提出"会计当而已矣"的名言。 中国的记账方法,最早诞生于秦代,建立起以"入、出"为会计记录符号的定式简明会计记录方法。以"入-出=余"作为结算的基本公式,即"三柱结算法",也称为"入出(或收付)记账法"。 中国的收付记账法最早传入外国,是在唐代贞观末年(公元649年)传入日本。 中国最早的会计专著为唐朝的《元和国计簿》,由史官李吉甫撰写,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十二月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会计著作为宋朝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由权三司使丁谓主编的《景德会计录》六卷;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户部尚书李常及苏辙等人主编的《元佑会计录》三十卷。 中国最早创办的会计刊物是在1915年创刊的。是由上海银行主编的《中国银行会计通讯录》和由上海沪宁铁路局主编的《铁路会计、统计年报》。 中国第一所会计师事务所是1918年谢霖在北京创办的"正则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最早记载珠算的著作是古算书《数术记遗》。 欧洲最早的一部用阿拉伯数字记录的簿记是德国人约翰.戈狄里卜(johdnd Gotllieb)所著。 世界上第一本复式簿记著作是意大利的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i)所著的《数学大全》,该书于1494年11月10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出版。卢卡.帕乔利因此被誉为"近代会计之父"、"近代会计的奠基人"。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成立的会计学会是1945年5月在晋冀鲁豫边区诞生的。并出版了会计学术刊物。 新中国第一部会计制度是1950年由重工业部、中央贸易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分别制定的。 1964年我国首创并试点推行增减复式记账法。 世界最大规模的会计大赛是1989年4月20日至1990年4月14日,由中国会计学会等单位举办的全国首届会计知识大赛,发放试卷400万份,回收试卷260万份。 中国的复式记账最早产生于明末、清初(公元1600年左右)的"龙门账",清代的"三脚账"(跛形账)、"四脚账"(天地合账),均为复式记账原理。 中国第一位女会计师是张蕙生,她1930年取得会计师执照。 最早给予收付记账法以比较完善解释的是始于宋朝淳化五年(公元994年)的"四柱清册",奠定了"中式会计"的基本原理。 中国第一部介绍西式簿记的专著是清朝末年蔡锡勇蔡璋父子的《连环账谱》,于光绪三十一年冬(公元1905年)在湖北出版。 中国第一部会计法是北洋政府在1914年10月2日(民国三年)颁布的,共九章三十六条款。 我国最早设置会计系的大学是复旦大学,1921年(民国十年)左右,复旦大学商学院开设会计系。 中国最早发起组织会计师公会的是上海会计学界。上海中华民国会计师公会于1925年3月正式成立。最初,入会者仅三四十人。 世界上第一所会计学校是1581年在意大利创立的威尼斯会计学院。也是最早的会计师组织。 最早规定会计师收费章程的是1742年意大利的米兰。 1973年美、英、法等九国最早发起成立了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 中国最早采用西式簿记法记账的是大清银行,公元1908年聘日本人为顾问,但用的是现金收付分录法。 中国最早确认会计师职业,始见于国民党北京政府农商部1918年9月7日颂布的《会计师暂行章程》。 中国第一位会计师是谢霖,1918年9月取得农商部颁发的第一号会计师证书。 我国最早的公债是清朝光绪年间发行的"昭信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70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