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就是会计的基本功,从宏观上讲,初级就是冰山一角,注会代表一个整体,要说难度其实新的知识很少,只不过学习的会计是一个系统性的,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预估判断
众所周知,相比于注册会计师、税务师、注册管理会计师等证书来讲,初级会计职称的难度有所下降,所以很多人以为初级会计职称会很简单,通过率会很高,但结果却属实不同。初级会计职称证书,继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之后成为会计行业的敲门砖,据财政部公布信息表示,2019年初级职称考试合格率仅为22.89%,而2018年初级职称考试通过率更是低至16.85%,个别省份甚至通过率只有10%,因此广大考生切不可等闲视之,掉以轻心,仍需脚踏实地,步步为营,方能出手得卢。1.基础知识多,记忆压力大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取消,2018年初级职称考试大变革,报考条件放宽,不限专业,高中学历即可报考,报名人数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这毫无疑问对于广大非会计专业学子来讲是一个好的机会,但也是一个挑战。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很多零基础考生报考时,由于没有学习过相应的基础知识,面对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苦不堪言。因此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紧跟老师思路,反复钻研教材,吃透书上例题,辅以习题练习,积基树本,夯实基础,方能在后续提升过程中做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2.考试批次多,考试范围广虽然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当中删除了一些较难章节,但同时也增加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横向科目拓展章节,而且初级考试报考考生较多,分批次考试,机考随机抽题的特点,使得考察范围较广,考核内容较为全面,不可小觑。因此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切不可在复习过程中存在侥幸心理,对于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都要保持警惕,尽量不存在知识盲点。各个考点逐个击破,将每个细节了然于心,这样,距离融会贯通近了一步,距离通过考试也便近了一步。3.报名考试冲动,学习决心不足报考时雄赳赳气昂昂,上考场时灰溜溜软绵绵,是诸多学子的真实写照。广大考生中不乏有报考之后没有坚持到底,半途而废,亦或是内心觉得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比较简单,轻敌,而以失败告终。因此,各位考生在报考之后不仅要有必胜的决心,还要有付诸的努力,参加初级考试需要同时通过两科,唯有坚持不懈,两科均衡,方能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首先你是为什么要考注会,如果你在事务所工作并且打算干下去,考注会可以,如果是一般的企业,建议把中级考了,再考注会,当然如果你能力强,有时间,一年可以同时报考。注会的话,一般人可以选择3年搭配考完,首先简单的两门经济法,会计或者经济法,税法都可以,后面可以看自己怎么搭配。
注册会计师考试考查六门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
1.初会与注册会计师考试间的联系
二者有关联的科目有两科,但是内容上却是相差很多,初级会计职称考查的知识点几乎都是注册会计师的最基本的内容。
比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还有收入费用所有者权益,这些在初级会计职称中算是比较重点的章节,但是在注册会计师的教材中算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点!
注册会计师有极高的含金量,而且报名条件一直很亲民,相比其他会计类的考试来说,报考注会没有过多的工作年限和专业要求。
都说财会行业需要不断的学习考证,很多完成初级考试的考生不防趁热打铁,抓紧时间备考注会,争取在短期考取多个证书!
2.转战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条件不可不知
想参加专业阶段考试的考生需要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想参加综合阶段的考生同样需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已经取得了注会专业阶段考试的合格证。
3.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题型题量
与初级考试不同的是,注会的考试题型除单选多选和判断外,还有简答、综合和计算分析等主观题。
所以想要顺利通关注会,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知识内容,还需要掌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以及正确的答题技巧,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注会考试。
在非常顺利的情况下逐个通过各科,大约需要1—3年的时间,如果备考中途有突发情况或者考试进行的不顺利,那么备考时间会长达4年左右。
长时间的学习相信对考生们来讲也绝非易事,如果可以同时备考,既能节省大家的时间成本,也能缩短整体所需的时间。
4.同时备考该如何搭配
既想有学习成果又想节省学习时间,这需要考生从报考科目当中找寻规律,学会将有关联性的科目进行搭配。
主攻知识点最多,难度最高的科目,然后将同科目类型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从而节省了重复备考的时间。
想要将注册会计师考试和初级同时备考,建议考生们先选择会计,毕竟会计科目是所有考试科目的基础。
备考时间充足的考生可以报考会计、审计和税法,时间不充足的考生可以先报两门:会计和税法。
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时一定要选择科目关联度比较大的,不同科目但里面的知识内容却能够融会贯通,这样既有助于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节省很多备考时间。更多关于注册会计师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及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