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管理会计体系

feion1992024-07-25  0

21世纪是大数据的时代。近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指导单位建立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推动管理会计功能的有效发挥。显然,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和全面推进管理会计发展的新形势,要求行业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通过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充分实现管理会计和业务的有机融合,支撑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让会计、业务、信息化更加融合当今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全球互联网正在向下一代升级,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等方兴未艾,这些既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也对会计行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把握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既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又满足当前技术及应用的可行性,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意义,就是用会计的思维、从管理的视角参与管理,发现业务 层面问题并用信息化建设等控制手段规范业务流程,为企业创造价值,用数据支持相关决策。”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胡静波分析。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加强对信息化的掌握,让数据灵活变幻,并从中捕捉到更多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信息,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会计信息化变革的关键,就是打造管理会计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并基于此建立企业内部的管控平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施先旺告诉记者,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以大数据为基础,使得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能够更加高效顺畅地运行和开展,这是管理会计应用的有效支撑,有助于充分实现会计和业务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单位价值创造目标。“事实上,未来的管理会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实现会计和业务的有机融合,支撑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未来,相关部门应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通过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加快会计职能从核算到管理决策的转变。”胡静波也有类似看法。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层面,《指导意见》要求,要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随着新技术的冲击与推动,企业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会计人员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企业的价值创造服务,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这也将为管理会计工作拓展广阔空间。搭建云技术平台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IT技术正在推动企业信息化进入新的阶段。可以说,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管理会计深化应用提供了新路径、新工具和新方法,从而让新技术与管理创新融合,为管理会计注入新的活力。“从精细到互联,集合企业智慧,将是管理会计发展的新趋势。其中,内部精细化管理依然是企业关注的焦点,与企业业务流程深度融合的全面预算、基于价值创造的财务共享等,构成了新技 术环境下管理会计的应用热点。”浪潮集团总裁王兴山表示。作为企业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管理会计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于企业的管理需求。在日益严峻的经济压力下,企业战略转型和精细化管理需求更加迫切,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实践必将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大型企业把管理会计和信息化完美融合起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利用管理会计思想和工具建立了SRRV价值创造体系,并贯穿到战略规划、全面预算、运营监控、业绩评价的整个链条中。大连船舶集团通过嵌入式管理会计优化价值链降本增效,与同期相比,仅仅一家工厂的钢料加工、分段涂装成本降低率就超过30%,两年实现了精益管理飞跃。“眼下,会计信息化变革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与挑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深度融合,建立企业一体化的管控平台;二是会计职能前置,满足企业多层次、多维度的管控需求。会计信息化变革是企业进步和技术需求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应以业务活动为中心,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无缝链接,实现一体化的管控平台。”

管理会计本身的作用职能:从财务会计单纯的核算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指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各种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此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

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基于此,管理会计是企业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

管理会计重在面向企业经营,面向未来,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的职能,而传统财务会计则重在回顾过去,履行反映和报告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职能。财务会计的使用者是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有关机构;管理会计则多为企业自己服务,其使用者是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者。

管理会计能把财务会计数据与各种经济规律结合,帮助公司管理层做出更好的决策;能从现代商业的多个角度去考虑、解决问题,比如从最初经营管理目标的设定,到提高营业利润、发展生产规模、执行市场战略等。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就是解读分析数据,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经营决策中。

管理会计也分为不同的层级,什么样的层级往往对应着什么样的发展前景。而管理会计人才证书,则是提升管理会计专业水平,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

以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CGMA)为例,它是由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这两大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会计师组织联合推出的管理会计头衔。CGMA证书旨在全球范围推广管理会计科学的发展,支持企业中的管理会计师并帮助他们为所在的组织提供价值,同时也为帮助管理会计师在全球范围内更好的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作为全球最广泛持有的管理会计头衔,GGMA代表管理会计全球品质标准,是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身份象征。而CGMA的持证人,也将拥有更多的业界资源,更多的专业支持,也更大程度上扩展了职业发展机遇。

CGMA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担任的岗位种类超过50多种,遍布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上到总裁、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首席运营官、首席信息官,下到系统分析师、战略分析师、财务分析师、采购经理、人事经理、内审、司库、品牌策划,甚至还有谈判专员、供应链控制和销售总监等。

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包括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和其他领域共8大领域。

根据2014年10月份出台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我国将建成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以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以案例示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

2016年6月,财政部发布《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以下简称《基本指引》);2017年9月,发布《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等22项应用指引。

2018年2月,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202号———零基预算》等7项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至此,我国已经形成了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和其他领域共8大领域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管理会计师备考方式:

1、网课:查漏补缺

大部分同学会说,网课看起来很“枯燥”,一个是时间长度,还有一个可能是由于基础考试,老师讲的进本上都是书上的知识点,有一种回到大学校园的感觉。

大部分同学都没坚持下来,其实网课很重要,因为老师一定会把所有的知识点给讲一遍,而这些知识点肯定是有一部分我们自己读书漏掉的。

所以,考试之前一定要刷两边网课,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2、教材:书越读越厚,标签越贴越少

认真读教材,并将知识体系化,做到点面结合,重点问题一定要吃透。这一次考试增加了多选题,强化了考题的理解和各个章节信息之间的统一考察。

中级管理会计考试各章内容具有一定的联系,如果孤立地学习每一章的知识,掌握的只能是支离破碎的税收原理和税收制度,很难应付综合性越来越强的考试。

一定要把知识系统化、形成网络化、立体化知识体系,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其前提是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各税种的差异和共同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熟读教材之际,一定要做好侧重点,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排查,看是否已经掌握。书越读越厚,标签越贴越少,这样才是正确的。

3、题库:刷题百变,答案自现

每次考试都必不可少的就是刷题,刷题,刷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知识掌握的测验,同时也有助于把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707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