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中级会计师考试需要哪些复习资料?中级会计考试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考生应掌握备考要点,充分理解教材内容,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参考复习资料进行备考。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复习资料。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1.利用网课+讲义梳理知识结构
中级会计师考试基础阶段备考已经接近尾声了,考生在阅读课本时可能会明显感觉到,很多内容都不容易理解。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教材的语言比较精炼,在一定程度上也给考生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高顿的课程和讲义进行学习,老师通俗易懂的讲解,再加上经典案例的分析,可以把复杂的问题解释清楚,让大家真正理解和掌握,避免歧义。同时,讲义凝聚了教材的精髓,大家可以随时阅读,充分掌握重点和难点。
2.复习课本+辅导书,对接所学知识
听完课程的每一章,充分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和精髓,掌握重点和难点后,你需要回到教科书并把阅读教科书。虽然课程和讲义是中级会计考试教材的精髓,但还是需要对系列中的重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才能从容应对主观题。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1、夯实基础重在牢固,时间不是主要因素很多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学习时间不够用,学起来总想往前赶。但是这样虽然时间上看似赶上来了,但是知识却容易只掌握了皮毛,没有来得及深度研究。基础知识对中级会计职称备考至关重要,在打基础阶段考生更应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把每一个知识都落实到位,基础打牢了,到后面的复习时速度才能提上来,时间才不会浪费。2、学会理解记忆,避免死记硬背需要背诵的内容要先理解再记忆,如果你先把一个内容的原理弄懂了,那就相当于降低了这个内容的难度,这时再来记忆也会更加容易,死记硬背当时效果好,但大多都是短时记忆,一旦时间长了就会很容易忘记,并且想重新捡起来也不容易。3、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调整状态和心态学习不是一蹴而就,而要靠长期的坚持,中级会计职称备考也绝不是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就能见到成效的,因此考生在备考的时候要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让自己有充分的体力可以对抗长时间的复习,如果长期作息时间不规律,必定会导致精神状态下降,身体状态也会下降,没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又怎么能将漫长的备考过程坚持到最后呢?许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入手,最后导致复习时间不够,直接放弃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这是不可取的。小编推荐大家可以下一个来学宝典APP,里面的题目都是不定期更新的,包括历年真题、考试预测题、章节小练以及冲刺突破题型,在线做完题还会由系统自动进行数据分析,不用人工二次总结就能知道自己的薄弱项在哪,查漏补缺很实用哦。
一、从现在开始
如果你是第一次参加中级会计师考试,如果你准备一年报三科,如果你基础一般,如果你是上班族,如果你想让通过更有保障……那么不要犹豫不要观望,决定报考就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才是第一要务。
中级会计师考试整个过程分为四大阶段,第一阶段为预习阶段,从前一年考试结束到新的一年报名之前,这段时间考生应该尽量将上一年的教材学习完,同时听完上一年基础班的课件,为后面的阶段打好基础。第二阶段为基础阶段,从报名到考试前两个月,这段时间是中级会计备考的关键时期,新的中级会计教材和辅导书发布,课程更新,这段时间考生要利用好这些学习资料认真学习每一个知识点,夯实基础进行全面细致的第二轮学习。第三阶段为强化阶段,考试前两个月到考试前一个月,这段时间是做题演练强化重难点的关键时期,考生在做题时一定要脱离答案独立做题,全部做完之后再去查看答案寻找不足。第四阶段为冲刺阶段,考前一个月,这一阶段模拟卷和机考练习必不可少,考生要在此阶段对知识进行梳理,通过模拟和机考练习全面提高自己的应试技巧。
这样算来,其实现在开始学习一点都不早,如果你已经决定好要报考,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吧。
二、从报名成功后开始
有的考生报名之前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开始学习,想等到真正报名成功后才真正开始。这样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少了预习阶段的学习要花上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开始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打好基础,多听几遍老师讲解的课件,多看几遍教材,有不懂的尽快在答疑系统中提问,不要将问题越积越多。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学习时养成整理笔记和错题的好习惯,争分夺秒也是可以的。
三、补报名后开始
有的考生统一报名的时候没有报名成功或者当时没想报考,等到补报名的时候才开始复习。这个时候学习时间就更少了,补报名到考试一般只有两个多月的复习时间,这时如果想成功可以考虑少报考一到两科,减少复习科目也会提高我们的备考效率,拿出毅力拼搏两个月,也许可以大力出奇迹。
中级会计师考试备考需要多长时间因人而异,不同的基础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得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但是无论你是什么情况学习肯定是越早准备越好,越努力越容易通过。
先来一起做一道数学题。6.5个月×30天=195天;每天学习2小时×195天=390小时;每天24小时,一共16.25天;中级三科,那么每科16.25÷3=5.416天!复习时间如此紧迫,我们该如何合理利用才能保障考试无忧呢?关键在于是否有合理的复习计划,以计划来衡量学习时间比直接确定学习时间更加合情合理。中级会计备考时长——实务中级考试有三个科目,首先是会计实务,该科目难度较大,建议计划如下:1.5小时听课学习基础知识—0.5小时整理学习难点—1小时做题并总结错题—0.5小时复习前面章节,这样可以保证每天3.5小时的学习时间,虽然时间较长,但付出总会有回报。中级会计备考时长——财管其次是财务管理,该科目计算量大,建议计划如下:1.5小时听课学习基础理论—1小时做题并整理公式—0.5小时强化记忆公式。如此可以保证每天2小时不断加强对公式的记忆和运用,临上考场之前便可做到游刃有余。中级会计备考时间——经济法然后是经济法,该科目记忆量大,建议计入如下:1.5小时听课学习基础理论—1小时整理思维导图并背诵法文—0.5小时做题。仍然是保证每天2小时的学习时间,经济法科目不要求题海战术,关键是要把法文学懂,记住关键词。各科的时间安排如上所示,如果每天三科都复习,时间可能不允许,因此建议根据当天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周一到周五,工作日白天上班,利用晚上下班时间每天学习一个科目,比如周一学3.5小时的会计实务,周二学2小时的财务管理,周三学2小时的经济法等以此类推。周末如果不加班的话,可一天学习两科,比如上午学习会计,下午学习财务管理或经济法,这样周末能保证5.5小时的学习时间。任务虽然紧迫,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科目搭配。如果工作日一直保持高强度的学习,那么周末适当的给自己放一天或者半天的假,这样能保障头脑清晰,心情愉快。科目搭配上也是秉承难与易的结合,常见的搭配模式是会计实务+经济法或者是财务管理+经济法。希望有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