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卡会计分录

feion1992024-07-25  0

1、企业购买商场充值卡并且充值金额,会计分录为:借:预付账款——充值卡贷:银行存款2、企业使用充值卡自用时,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等(根据费用所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贷:预付账款——充值卡其中:企业使用充值卡发放给员工作为福利时:借:管理费用——福利费(根据费用所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贷:预付账款——充值卡企业使用充值卡赠送给客户时:借: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贷:预付账款——充值卡企业到商场购买充值卡并且充值金额,应当通过“预付账款”科目进行核算,再根据企业使用情况计入对应科目。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为了保证账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清晰、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分录必须严格掌握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多借多贷。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针对销售方、售卡方、持卡方,会计处理分别如下:

一、销售方

(一)持卡方购买商品时

1、会计分录

借:应收帐款—预付卡

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发票开具不能开具发票

(二)与售卡方结算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预付卡

借:销售费用

贷:应收帐款—预付卡

发票取得取得售卡方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二、乙公司(售卡方)

(一)销售购物卡时

1、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预付卡

2、发票开具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品名填写“预付卡销售和充值”,税率填写“不征税”。

(二)与销售方结算预付卡资金时

借:其他应付款—预付卡

贷:银行存款

(三)与销售方结算手续费时

1、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付款—预付卡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发票开具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品名“经纪代理服务",税率6%。

三、持卡方

(一)向售卡方购卡时

1、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预付卡

贷:银行存款

2、发票取得取得开具的普通发票,品名“预付卡销售和充值”,发票税率栏“不征税”。

(二)用卡购买办商品时

1、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其他应收款—预付款

2、发票取得不能取得增值税发票,只能以其他能够证明业务发生的凭证入帐。

企业收到预付卡销售发票怎么做账?

答:购卡方取得预付卡时已经获得发票并可用于在所得税前扣除成本、费用,如果持卡消费又取得发票则会造成同一项费用重复扣除。

因此53号公告明确销售方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但不得开具增值税发票,此项收入应当以未开票收入申报。

预付卡

预付卡是指:发卡机构以盈利为目的,通过特定载体和形式发行的,可在特定机构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凭证。按是否记载持卡人身份信息分为记名预付卡和不记名预付卡;按信息载体不同分为磁条卡、芯片(IC)卡。

预付卡发行流程

主要由第三方发卡机构发行,它是一个新兴行业、暴利行业,发卡量动辄数亿、数十亿元,毛利率在10%以上。

1、企业购买商场充值卡并且充值金额,会计分录为:借:预付账款——充值卡贷:银行存款2、企业使用充值卡自用时,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等(根据费用所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贷:预付账款——充值卡其中:企业使用充值卡发放给员工作为福利时:借:管理费用——福利费(根据费用所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贷:预付账款——充值卡企业使用充值卡赠送给客户时:借: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贷:预付账款——充值卡企业到商场购买充值卡并且充值金额,应当通过“预付账款”科目进行核算,再根据企业使用情况计入对应科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697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