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在列报

feion1992024-07-25  0

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别: (一)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二)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三)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四)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五)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

列报包括列示和披露。

列报的认定的含义,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当管理层声明财务报表已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进行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作出公允反映时,就意味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以及相关的披露作出了认定。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主要与利润表有关][不该入账入了账;与金额无关;虚构、捏造。代表性情况:确认了不应确认的收入][方式:早报(提前入账)、虚报(虚构交易);目的:高估发生额]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应在账上的不在账上。遗漏、隐瞒。代表性情况:隐瞒应付账款][方式:晚报(推迟入账)、瞒报(隐瞒交易);目的:低估发生额]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应当入账。只是金额不正确,多记或少计了,一部分记、一部分没有记。代表性情况:坏账、跌价][方式:多报或少报;目的:高估或低估发生额]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入账期间不正确,确有其事,并未虚构。代表性情况:次年实现的收入确认到年前][方式:早报或晚报;目的:高估或低估]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科目不正确:在建工程已投入正常使用但未转入固定资产,应收账款记为银行存款][方式:入错账户,目的:粉饰财务状况][企业高估错报的类型:早报(最可能)、多报、虚报(最严重)][企业低估错报的类型:晚报(最可能)、少报、瞒报(最严重)]

会计中的列报,是指交易和事项在报表中的列示和在附注中的披露。在财务报表的列报中,“列示”通常反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的信息,“披露”通常反映附注中的信息。《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以下简称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规范了财务报表的列报。财务报表列报的核心内容:(一)资产负债表的列报规定及变化资产负债表应单独列报的项目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生物资产、权益法核算的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类增加的项目:交易性金融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将原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两个项目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将原来的应交税金和其他应交款合并为“应交税费”。同时,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二)利润表的列报规定及变化1、直接列报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不再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营业成本;2、费用按照功能分类,分为从事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3、将原应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和管理费用等的各项税金统一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4.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三个项目。(三)现金流量表的列报规定及变化1、新的现金流量表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2、金融企业(含保险公司)可根据行业特点和现金流量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3、购买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的现金流量以净额单独列示在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中;4、关于外币现金流量的折算和列示:外币现金流量应折算成企业的报告货币,经折算后的外币现金流量应依其性质分别归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中;5、汇率变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以现金流量发生日或平均汇率折算,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分开,单独列示。(四)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应当全面反映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情况,不仅包括所有者权益总量的增减变动,还包括所有者权益增加变动的重要结构性信息,特别是要反映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让报表使用者准确理解所有者权益增加变动的根源。净利润及其分配情况作为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组成部分,不需要单独设置利润分配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69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