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其实对于零基础考生,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只有做好自我管理,才能更好的进行复习备考,接下来就是把握重点,然后进行有侧重点的复习,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零基础备考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要点,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1、避免盲目跟风做题,把握高效率刷题方式 ,刷题是复习初级会计考试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通过刷题能够了解知识要点的应用和答题的规律,另外还可以推断出出题教师的出题目地。2、做题的时候不要只图总数,结果做了许多题却没有做到想要的实际效果,许多人只把刷题作为了每日任务,却没有深入分析题型身后的知识要点、考试点,造成干了很多考题却仅仅浮在表层,没有将题型身后的专业知识弄懂。3、注重高效率的刷题方式 ,应当是在刷题的全过程中把握各章节目录的重点和问题,掌握每一章节目录在考题中出题的频率,随后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备考,对做过的题型一定要吃透弄懂,每日做了考题后,用心核对答案,并将题型在书中做标识,按时整理。4、考试备考时针对以前做错的题,一定要不断记忆,防止一错再错,造成不正确回答,在记忆里故步自封。以上就是零基础备考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要点,作为初涉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考生,一定要清楚以上的流程,在进行备考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楚的总体目标和复习计划方案,对于自学考试的考生,一定要知道初级会计职称自考备考方法,对于报考了环球网校课程的考生,跟着专业名师一步一步进行考试复习就可以了。
初级会计考试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开始考试,你是零基础的话,建议从现在开始备考。1、夯实基础,紧抓教材既然你是零基础小白,就要从基础开始抓起。初级会计考试最注重考生对教材的把握程度,所以首先你要有初级会计教材和考试大纲,目前新版教材和大纲暂未公布,可以先用老版教材进行复习。但是可能有些人觉得会计教材晦涩难懂,这就需要你报名一个好的网校进行辅导。在对教材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解记忆,像《初级经济法基础》这一学科的知识点多且复杂,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初级会计实务》这一学科主要考察的知识点为一些经济业务事项的账务处理和计算题,弄明白2021初级会计教材上的例题并加以练习,弄懂弄透。2、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指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各章节的难易程度及重要程度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制定科学的初级会计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包括三轮。第一轮为基础学习,第二轮为章节练习及套卷练习,第三轮为模拟考试。首先制定的学习计划要细化,最好落实到每周;其次制定整个学习计划时,要做到劳逸结合、松弛有度;最后制定的计划一定要适合自己,不能为了追赶“别人”的备考进度就盲目完成每日的计划。3、多做历年真题和练习题、查缺补漏在你学习教材的基础知识之后,有了一定的会计基础,就需要对于同一个类型的题针对性练习,练习多了自然能温故而知新,不再害怕任何方向的考查。在学习的时候,准备一个错题本,可以去总结规律,掌握规律,适应规律,这样让你在轻松学习的同时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另外一定要把历年真题做熟做透,善于总结历年真题的题型、知识点、出题模式之类。错题本可以达到查漏补缺、温故知新的作用。将一错再错的重难点、出题角度“刁钻”的知识点记录在本上,同时将涉及到的2021初级知识点记录在旁,定期查看复习。每个月对本月的学习情况做一次总结。总结可以从两方面出发:一个是计划完成情况,另一个是学习状态,如果完成的不好,分别分析原因,及时调整、改正。2021年初级会计报名时间:2020年12月1日至12月25日。
下面资料就有各类型网课,资源丰富你可以自行参考看看,其中东奥的比较受欢迎
初级会计考试视频+文档百度云网盘资源下载
链接:
初级会计资料包含东奥、中华等机构网课精品资源、会计实务、经济法、真题资料、冲刺资料等各类视频和文档学习资料,收集的资源包罗万象。
可以在直达100网上进行学习,视频+试题同时进行复习。直达100小编整理了一些零基础备考初级会计考试的备考经验,希望能为你提供帮助:1、零基础考生的备考时间要长对于零基础考生来说,基础较为薄弱,想要顺利通过考试可能需要花费的时间长一些,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会计,基本的借贷方向会计分录也不清楚。要从头慢慢学,去理解教材中一些专用名词。但是对于一些理解能力强、学习效率高的零基础考生来说:他们备考所需的时间相对来说就会较短一些。他们能以较快的速度理解书中所讲内容。2、零基础备考先学一科还是两科一起学习?从两科具体内容来看,《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是相辅相成的,两种不同的学习思路交替进行,必然会让我们的备考过程不那么枯燥乏味。从大脑记忆特点来看,如果学完一科再学另一科,那么等到两科都学完之后,大家很可能会发现,首先学习的那科内容几乎忘得差不多了,我们又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把第一科的知识重新复习一遍。所以,直达100小编建议大家在准备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时候,最好同时复习《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并且经常复习巩固,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复习效果。3、学会合理分配备考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