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企业一般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他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余额,固定资产残值一般按固定资产的原值的5%预计,(也可根据实际使用年限预计残值)一般建筑类使用20年,设备类使用15年。公式如下: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年折旧额除以12=月折旧额二、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当期应提取的坏帐准备应按以下公式计提:当期应提取的坏帐准备=当期按应收帐款项计算应计提坏帐准备金额减(或者加)本科目的贷方余额(或借方余额).当期按应收帐款计算应提取的坏帐准备金额大于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提取坏帐准备的金额小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坏帐准备,如果当期按应收帐款计算应提的坏帐准备的金额为0,应将本科目的余额全部冲回。三、增值税计算过程:增值税就是指我国境内销售货物、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增值税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的核算方法:当期销售销项税额-当期购货进项税额(加上期留抵税额)=本月实际要缴纳的增值税。税负率的核算:实际实现的增值税额除以销售收入(不含税)=税负率%。销项税额的核算:用价税合计销售收入除以1.17乘以1.17.(根据数学公式可正算倒算。)增值税的征收率一般为17%。四、计算利息的公式(1)利率储蓄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人民银行挂牌公告。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如年息九厘写为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六厘写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写为1.5,即每万元存款每日利息l元5角,目前我国储蓄存款用月利率挂牌。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公式为: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年利率÷360=日利率(2)计息起点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时,本金以“元”为起息点,元以下的角、分不计息,利息的金额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入。分段计息算至厘位,合计利息后分以下四舍五入。(3)存期计算规定①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②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0天计算;③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④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例假不办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视同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提前支取办理。(4)计算利息基本方法由于存款种类不同,具体计息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计息的基本公式不变,即利息是本金、存期、利率三要素的乘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如用日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数如用月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①计算过期天数的方法过期天数=(支取年-到期年)×360+支取月、日数-到期月、日数②计算利息的方法a.百元基数计息法。适用于定期整存整取、活期存单式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b.积数计息法。适用于零存整取储蓄利息的计算,也可用于计算活期存折的利息。c.利余计息法。适用于活期存折储蓄利息的计算。(5)各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①活期储蓄a.活期储蓄存款在办理存取业务时,应逐笔在帐页上结出利息余额,俟储户清户时一次计付利息。b.活期储蓄(存折)存款每年结息一次(每年六月三十日为结息日).结息时可把“元”以上利息并入本金,"元"以下角分部分转入下年利息余额内。c.活期储蓄存款在存入期间遇有利率调整,按结息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利息。全部支取活期储蓄存款,按清户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d.活期储蓄的利息计算公式。活期储蓄的本金和存期经常变动,因而,活期储蓄利息的计算比较复杂。但只要掌握一定方法,所有的计算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五、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生产企业货物出口后,必须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查询到报关单出口信息后,方能计算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1)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国内购进原材料是指开具进料加工免税证明业务所涉及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2)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①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②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 “期末留抵税额”。③当期有应纳税额时,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3)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4)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自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12个月内的出口业务,不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从第13个月开始按免抵退税计算公式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六、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信息的会计报表。大致可分为: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注明:现金流量表平常报税务局不用,银行贷款用,所以编制现金流量必须根据本月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根据当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编制。下面所要介绍的现金流量表是财政部统一设置的现金流量表。第一步:先确定45栏的数字,用本月的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年末数-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年初数。第二步:确定36栏数字,用资产负债表(短期借款)年末数-年初数(短期借款)如果归还36栏填归还数,如果增加33栏填增加。第三步:确定39栏的数字,根据当月损益表财务费用累计数。第四步:确定43栏数字,用36栏+39栏。第五步:确定44栏数字,因为本月未收到借款,只是收到现金,所以就43栏的负数为准,如果收到恰恰相反。第六步:24栏,用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年末数-年初数,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增加用增加的数为准。第七步:28栏与24栏的数据相同。第八步:29栏的数据与28栏的负数为准。第九步:2栏的数据用本月损益表的收入累计数(由于累计数是不含税的数,换算成含税的,收入除以0.17).第十步:16栏用45栏+44栏。七、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八、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九、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十、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十一、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十二、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十三、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十四、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十五、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十六、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十七、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十八、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十九、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二十、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二十一、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二十二、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或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二十三、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经营现金净流入/(到期长期债务+应付票据)二十四、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二十五、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入/债务总额二十六、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销售额二十七、利率=纯利率+附加率+风险附加率二十八、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二十九、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三十、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税后净利润+折旧=收入(1-所得税)-付现成本(1-所得税)+折旧*税率。
《经济法基础》各章节学习方法
第一章 总论
本章一方面介绍了法律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介绍了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的相关内容。理论性较强,内容偏多,建议以教材内容为主,掌握重点内容,考核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为主。
第二章 会计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介绍会计的相关法律制度,与具体的会计工作联系较为紧密,难度较小,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均可能涉及。可结合初级会计实务的学习理解掌握。
第三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介绍银行结算账户、票据、银行卡、网上支付与结算方式的相关规定,是考试的重点章节,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学习过程中注意总结对比。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各个题型均会涉及。
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的相关内容
本章是历年考试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章节,主要介绍增值税、消费税的征税范围、税额的计算以及增值税的税收优惠。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各个题型均会涉及,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及税额的计算。
第五章所得税法律制度
本章与“增值税”在江湖中的地位不分伯仲,主要介绍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税目及不同税目应纳税额的计算。企业所得税学习难度稍大,但是在经济法基础考试中题目难度较小;个人所得税知识点较多,内容较为零散,注意总结。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各个题型均会涉及,要重点掌握本章内容。
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
本章涉及十四个小税种的内容,种类繁多,内容更加琐碎。但是不同税种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学习过程中注意总结,对比掌握。考核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为主,偶尔也会出现不定项选择题。
第七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介绍税收程序法的内容,难度不大,时间性和程序性规定较多,学习过程中以归集和整理考点为主,考前进行强化记忆即可。考核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为主。
第八章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本章主要介绍劳动合同的签订、合同内容、合同的解除终止、劳务派遣、劳动仲裁及社会保险的内容,本章内容与我们日常工作较为贴近,学习难度较小,数字规定内容较多,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记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各种题型均会涉及。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各章节学习方法的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技巧、备考攻略等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2020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支付方式,一律采取网上支付的方式进行支付。报考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考生,必须要完成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网上缴费之后才能确认成功报名。网上缴费失败的考生,一律视为主动放弃初级会计职称考试。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支付流程如下:
1、在填写报名信息的过程中,系统会提示考生报考费用需支付的具体金额,考生需认真查对。
2、支付金额确认无误后,即可完成报名流程,系统此时会给出考生的报名注册号,并提供支付入口。
3、系统会生成订单,考生再次确认支付金额无误后,点击“交费”按键。之后系统会相继有弹窗弹出,考生可查看相关提醒。
4、弹框阅读完关闭后,进入支付页面,考生可自行选择支付方式进行支付。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初级会计怎么支付?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