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的实际利率怎么求

feion1992024-07-25  0

解答如下:

摊余成本是把实际利率计算的收益和票面收益的差额,调整摊余成本。1000元债券,票面收益每年59元,实际利率为10%,第一年就产生41元的差额,摊销利息调整账面余额。

会计处理,购买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

贷:银行存款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50

第一年摊销:票面利息 1250X4。72%=59,实际利息:1000X10%=100,差额41元,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1

贷:投资收益100

第二年摊销时,计算实际收益以1000+调整部分41元为基础,1041X10%=104.10元,调整104.1-59=45.10元,会计处理: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5.10

贷:投资收益104.10

以后年度同样处理,以上年度摊销的持有到期投资账面余额为基础计算实际收益。最后一年的利息调整以余额为准,可以和计算的收益有少微误差。

拓展资料:

所谓插值法:比如8%实际利率公允价值为1000,10%实际利率公允价值为800,那么如果债券实际公允价值为900,那么实际利率=R:(10%-8%)/(800-1000)=(R-8%)/(900-1000)。

实际利率计算了所获得利息的购买力,是把名义利率以通胀率作调节。如果该年的通胀率是10%,在年底户口里的1100元,只能与一年前的1000元购买相同数量的货品,因此其实际利率是0%。

关于系数的计算方式:

甲公司购买一批乙公司债券计划持有至到期,该债券为5年期,面值1100万元,票面利率3%,实际付款961万元(含交易费10万元),利息于各年末支付,第5年末对付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甲公司购买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请问该项投资初始确认时的实际利率是怎么求?解:1100*(1+3%)5次方等于961*(1+A%)5次方,求解即可

正确的算法应该是这样的: 公式:1000=(1250*4.72%)*(P/A,R,5)+1250*(P/S,R,5),然后用"插入法"就可以算出实际利率了,其中(P/A,R,5)是一个数字,可以从<<年金现值系数表>>中查到,(P/S,R,5)可以从<<复利现值系数表>>中查到.59×(1+r)^(-1)+59×(1+r)^(-2)+59×(1+r)^(-3)+59×(1+r)^(-4)+(59+1250)×(1+r)^(-5)=1000(元) r=0.099953184=9.995%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复利计息次数)次数次方-1比如,年利率为12%的债券,按季复利计息,则实际利率=(1+12%/4)4次方-1=12.5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67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