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学啥

feion1992024-07-25  0

预算会计是现代会计中与企业会计相对应的另一分支,是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和各类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体系。预算会计体系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财政预算外资金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等内容。

总预算会计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和监督各级政府的总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净资产类、收入类和支出类等五类。

预算外资金

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是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核算和监督预算外资金预算执行过程及结果的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均属于预算单位会计,是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核算和监督单位的预算执行及各项业务活动的专业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特点主要包括:

(1)以满足财政预算管理为主要会计目标,兼顾单位内部管理和相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2)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对经营性收支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3)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除另有规定都外,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预算会计的组成体系包括哪些?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最大的区别在于预算会计中少一个会计要素——“利润”,所有者权益也叫“净资产”,然后由此引起一系列其他不同。 二,企业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区别主要在三方面:1.核算主体的微观性企业财务会计是以某一企业为主体,核算内容只能是本企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一切与本企业经济活动相联系的、应归属于对方的核算内容,则不应该在本企业进行核算,这也是企业会计主体内在的质的规定;而预算会计是以整个国家预算执行为中心来组织核算,它既要核算各个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预算收支情况,也要核算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效益和利税上缴情况。2.核算过程的复杂性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过程要涉及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而且每一过程都涉及收付两个方面,核算过程复杂;而预算会计的核算过程只涉及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两个方面,没有生产和销售环节,核算过程相对简单。3.核算目的的营利性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核算,使企业以最少的资金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预算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体现预算收支政策的执行情况,不在于营利。

一、带有预付款性质的预拨经费 “带有预付款性质的预拨经费”通常指项目支出涉及到多个部门,在项目开始初期,经费支出总额具有不确定性,但又需要在先期进行支付的经费。例如,大型节庆活动。在我市筹办“中国淮南豆腐文化节”、“中国国际少儿艺术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中,需按照演出方要求预付演出定金,同时,需预付接待宾馆饭店定金等。由于在活动筹备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经费支出带有预付款性质,通常需等到活动结束,并经审计部门审计后,才能确定最终的经费支出。因此,为保障大型活动筹备的顺利进行,财政部门往往先期预拨经费,行政单位应通过“暂存款”科目进行核算,转拨经费时,通过“暂付款”科目。即,行政单位收到预拨经费时,借记“银行存款”或“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暂存款”科目;转拨经费时,借记“暂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待政府批复的经费下达后,行政单位再转为相应的收入和支出,分别借记“暂存款”科目,贷记“拨入经费”科目;借记“经费支出”科目,贷记“暂付款”科目。二、按照项目实施进度拨付的预拨经费 “按照项目实施进度拨付的预拨经费”通常指项目实施期限在一年以上,所需经费总额较大,行政单位自有资金不足以支付,需要财政部门按照项目实施进度拨付的经费。例如,跨年度人防工程。人防工程施工期通常在一年以上,并由诸多土方工程、掩蔽工程等组成。如果等全部工程结束,再分别列入经费收入、经费支出,会造成以前年度经费偏少而工程完工年度经费偏多的现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行政单位应在土方工程等子项工程结束后,及时进行工程结算审计,财政部门据此预拨经费,待工程竣工验收后,再进行竣工决算。行政单位收到财政部门预拨经费,款项如由财政直接支付施工单位,应借记“经费支出”,贷记“拨入经费”。这样做的优点是使行政单位年终会计报表上“拨入经费”和“经费支出”项目的数额能更真实地反映行政单位当年的实际情况。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行政单位一般都按年结账,如果项目施工期与完工期在同一年度,那么,对预拨经费而言,其收入和支出属于同一会计年度,在时间上是配比的,收到预拨经费时,可像处理正常的经费一样将其列作当期收入和支出。三、预拨下年经费 “预拨下年经费”通常是指预算单位需要提前开展或部署下一年度的工作,而自有资金又不足以支付相应经费支出,需要财政部门提前预拨的经费。行政单位若收到的是预拨下年经费,由于款项收到的时间和支出发生的时间不属于同一会计年度,预算所属时期不同,如果将预拨下年经费列作当年经费收入和支出,就会造成预算已经执行的假象,影响预算的公信力。因此,为使收入和支出配比,不应将其列为当期收入,而只能作为当年负债,下年再转做收入。即,行政单位收到预拨下年经费时,应借记“银行存款” 或“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暂存款”科目;转拨经费时,借记“暂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 或“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到下年度,再按规定将其转为收入和支出,分别借记“暂存款”科目,贷记“拨入经费”科目;借记“经费支出”科目,贷记“暂付款”科目。行政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应正确区分财政预拨经费的性质,正确做出账务处理,确保预算批复与预算执行的一致性与准确性。同时,财政部门应加强预拨经费的管理,尤其是加强对借款性质的预拨经费管理工作,确保预拨经费及时地转化为相应的支出。

财务会计包括两大门类,即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和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即企业财务会计,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即预算会计。财务会计:会计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构成,会计恒等式是通过会计要素体现出来的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预算会计:五大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 收入-支出=结余 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公式(1)可理解为静态的会计等式,公式(2)、(3)可理解为动态的会计等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6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