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生在备考初级会计证考试之前,一定要对考试做一个充分的了解,比如考试内容、考试时长等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复习知识点。初级会计证考哪几科你知道吗?考试计算题多吗?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以下相关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级会计职称
初级会计证考哪几科你知道吗?
初级会计考试证考试考《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初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05分钟,《经济法基础》科目考试时长为75分钟,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
初级会计证考试计算题多吗?
《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实务》中选择题的计算量很少,一般都是口算就可以得出答案。比较大的计算量主要出现在不定项选择题中,一般如果不定项涉及的是约当产量知识点,计算量稍微大一些。其他知识点下的不定项选择题计算量一般。
《经济法基础》
《经济法基础》中涉及计算性的题目占比大概在25%左右,但是计算量很少,题目中一般都会给出计算公式,降低了难度。
其中涉及到各税种的税率,考试一般会直接给出,增值税有可能会出现考核适用税率的情形,但是考频较低。
更多关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一、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题型初级会计考试两个科目《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考试题型都分为四类,即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在历年初级会计师考试中约占分值比例如下:考试题型 初级会计实务 经济法基础 题量 分值 合计 题量 分值 合计 单项选择题 24 1.5 36 24 1.5 36 多项选择题 12 2 24 15 2 30 判断题 10 1 10 10 1 10 不定项选择题 15 2 30 12 2 24 合计 100 100 三、各类题型的备考策略1.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顾名思义就是从4个备选项中选出1个最符合题干描述的选项作为答案,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熟练程度,相对来说较为基础,是考生想要通过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拿分题。初级会计考试题目重复率低于8%,单一考点占比近45%,考点非常零散,考生要在平时注意全面复习,作答时要仔细审题,适当运用直接选择法、排除法、比较法作答。2.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要求考生在4个选项中选出2-4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全部选对得满分,但是多选、少选、错选、不选都是不得分的,因此考生作答时要谨慎落笔。多选题可以说是比较难的,想要得高分的同学,就要努力争取多选题全对。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要注意在教材上标注一些明显会以多选题形式考查的知识点,熟悉概念,扎实记忆。在考试中要认真读题,一旦选好答案就不要轻易修改,犹豫不决,避免改错。3.判断题判断题要求考生判断每个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判断正确得1分,不作答不得分,但判断错误不仅不能得到1分,还要倒扣0.5分。如果直接判断困难,考生可以通过倒推法进行判断,假设题干描述成立再去看是否有矛盾存在;或是看题干中是否含有绝对概念和相对概念的词汇,找出绝对概念次试图证明其正确性,如果没有立论可能即为“错”;还有一些政策类内容描述的非常详细全面,没有明显错误表述,一般来说是正确的,但由于判断题实行“倒扣分”制,小编建议考生没有十足把握不要仅凭猜测作答。4.不定项选择题初级会计考试科目的不定项选择题也被称为主观题客观化,围绕每个案例设置一道大题,每大题有4个小题,考生要从中选择1-4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作为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考生在作答时要认真审题,看清题干如何描述,避免一连导致几道题都选错的现象发生。基础一般的考生也不要对不定项选择题心存顾忌,不定项选择题各小题的题目一般来说都是由易至难,是基础知识点的复合考查,对于有把握的选项果断选择,没有把握的不要选,得到少选部分分值也可以获得更高的综合分数。
题主,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难度很低,没有计算题这类主观题,两门科目试题均为客观题,题型具体是单选、多选、判断和不定项选择题。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门槛很低,最低只需要高中学历以上,无相关工作要求,所以每年都有很多零基础非财会专业人士也参加报名。考试内容都是财会专业基础性内容,所以难度较低,零基础人士依靠自学就可以通过考试,如果是财会行业高校生,大学期间就必须取得,否则直接会影响毕业年实习就业。
初级会计考试题型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试题全部为客观题,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
《初级会计实务》满分100分,合格分数一般为60分,《经济法基础》满分100分,合格分数一般为60分。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可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报名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含高中、中专、职高和技校)及以上学历。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在职在岗的在其工作所在地报名,在校学生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其他人员在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报名。